國情

國情NATIONAL

泰國語言

  • 發佈日期 : 2023-06-05
  • 資料來源:
  • 瀏覽人次:1006

泰語(泰語:ภาษาไทย皇家轉寫Phasa Thai),外地人曾經稱暹羅語(英語:Siamese),舊消歧義方式為阿瑜陀耶語(泰語ภาษาอยุธยา)稱呼,今日以中部泰語(泰語:ภาษาไทยถิ่นกลาง皇家轉寫Phasa Thai Tin Klang)為消歧義,是泰國唯一官方語言,也是中部泰國人華裔泰國人第一語言2020年,有6900萬泰語使用者。泰語在分類上屬壯侗語系侗台語族,為一種分析型聲調語言,其過半的詞彙源自巴利語梵語孟語古高棉語

泰語口語按照不同的年齡、性別、階層、空間方位而考慮,可和寮語伊森語等其他西南部台語支語言做到部分互通,儘管使用的文字有所不同,在這些語言在語言學上較為相似,共同組成方言連續體。泰語的標準語是以曼谷為代表的泰國中部地區受教育階層的口語和書面語為基礎的,泰國境內其他的一些壯傣語支語言亦有「泰語方言」「不同種類的泰語」的稱法,但在語言學上亦可認為是相近但互相獨立的語言。中部泰語是泰國教育界和媒體的唯一通用語,因此泰國其他地區的居民大多同時掌握本土方言和標準泰語。

泰語是屬壯侗語系侗台語族,是一種分析型語言,詞型沒有時態與數量的變化,主要以改變語序、增減詞素等方式表達不同含義。泰語中不同的聲調用以區分同聲同韻的詞彙以及文法。泰語的語言是有等級的,按語言等級與使用群體來分,可分成世俗用語(即老百姓所使用的白話文)、王族用語(類似中國古代皇宮裡用的文言文)和僧侶用語三種。

民族語公開泰語全球使用約2,000萬人,但實際上母語者可能更多,因為泰國西部地區泰國東部地區早期亦為暹羅領域兼講泰語為第一語言,此外二戰後政府同化多數華裔,今日泰國的華裔也講泰語為第一語言。泰國皇家學院指阿瑜陀耶話當作標準泰語,所有全國教材以此方言來用。

中原泰語

阿瑜陀耶話,亦稱現代標準泰語,是泰國中南部及曼谷大都會的方言(除了曼谷),此方言是標準方言,亦是唯一在教育及皇家新聞發佈使用的方言,但不是普遍的方言。

東部泰語,亦稱莊他武里話,是泰國東部的方言。

吞武里話,可稱曼谷話,是曼谷西部的方言。大多受到波斯旁遮普普什圖葡萄牙的影響。

素攀武里話,是大城王朝的標準語,通常為素攀武里信武里和的方言。

干乍那武里話,是泰語其中一種方言,通常為干乍那武里使用的方言。

羅勇府話,是泰語某一種方言,是在羅勇使用的方言,與素攀武里話很接近。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