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情

國情NATIONAL

新加坡文化

  • 發佈日期 : 2023-09-22
  • 資料來源:
  • 瀏覽人次:114

新加坡文化在過去幾千年來發生巨大的變化。其當代文化是亞洲歐洲文化的結合,主要受馬來南亞東亞歐亞的影響。新加坡被稱為「東方遇見西方」、「亞洲門戶」和「花園城市」的國家。

新加坡的土著文化主要起源於台灣島的南島民族,他們於公元前1500年至1000年來到此處定居。在中世紀期間,新加坡主要受到多個中國朝代的影響,例如明朝清朝,以及其他亞洲國家的影響,包括滿者伯夷德川幕府琉球王國等。在英國人到達後的近當代歷史中,新加坡也受到西方國家的影響。以各種方式反覆影響、吸收和選擇,促進了獨特文化的發展,有區別於鄰近國家。

在過去幾個世紀裏,新加坡英屬馬來亞的一部分。它由柔佛蘇丹王朝統治。1819年,英國人來到馬來西亞並設立殖民地。英國統治期間,新加坡吸引了很多外來移民。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加坡正式獨立,建立共和國。

新加坡大約有500多萬人口,主要由華人新加坡華人)、馬來人印度人歐亞裔人所組成,使新加坡成為一個多種族國家。另外,新加坡的在住人口中約有42%為外國人,是世界上排名第六生活有大量非本國國籍人口的國家。新加坡的人口密度在世界排名第三,僅次於澳門摩納哥

鑑於新加坡的移民歷史,新加坡的文化可以說是中華、印度、英國及馬來文化的熔爐。由於這座城市國家處於幾種亞洲主要文化的交匯處,其核心文化由東亞,南洋馬來人,南亞和歐亞文化的影響組成。當代新加坡還受到歐洲文化(主要是英國文化)的影響,使其被稱為「東方遇見西方」,「亞洲門戶」和「花園城市」的國家。

新加坡使用多種語言,反映出其豐富的語言多樣性。該地區的兩種主要語言是馬來語(土著人民的語言)和華語,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泰米爾語則由少數印度人說。英語,事實上的主要語言,也被選為不同背景和種族的新加坡人之間的通用語言。從歷史上看,閩南語在不同的中國方言中被廣泛用作民族語言,在與中國人交流的其他種族中也被廣泛使用,儘管新加坡語中廣東話海南語潮州語的使用也較少。但是,這種方言逐漸被華語所取代,政府認為這是保持與中國文化聯繫的一種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新加坡受日本統治,因此一些新加坡人,尤其是老一輩人,能夠以日語進行母語交流,儘管這種人數正在減少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新加坡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