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情

國情NATIONAL

越南地理

  • 發佈日期 : 2023-06-05
  • 資料來源:
  • 瀏覽人次:76

越南位於印度支那半島東部,面積為331,688平方公里,其中25%已經開墾為耕地(1987年)。它瀕臨泰國灣北部灣南海,毗鄰中國寮國柬埔寨。越南的國土形狀呈S形,南北距離長達1,650公里,但是東西最狹窄處只有50公里寬。越南的海岸線長達3,260 公里(不包括島嶼),越南主張12 海里的領海界線,加上12海里作為毗鄰安

紅河三角洲

紅河三角洲是一個平坦的三角形地帶,面積3,000 平方公里,比湄公河三角洲面積小,但是開發較早,人口密度很高。過去曾經是北部灣的一個港灣,逐漸被上千年來數量龐大的河流沖積物所填滿,每年向北部灣推進100米。紅河三角洲是越南民族的祖居地,1975年以前,越南北部70%的農業和80%的工業都集中在紅河三角洲。

高地

越南北部西北部的高地和高原主要的居民是少數民族部落。哀牢山起自西藏和中國西南部雲南省,構成越南與寮國和柬埔寨的邊界。它終結於湄公河三角洲,胡志明市(前西貢)以北。

中央高地

在戰略上極為重要,是控制南越乃至整個印度支那南部的要衝。1975年以後,有許多人從人口密集的低地移入高地。

沿海低地

在紅河三角洲與湄公河三角洲之間,有著綿長的沿海低地。在內陸一側,哀牢山脈陡峭地沿海岸延伸,其支脈在幾個地方延伸入海中。沿海狹長地帶的土地肥沃,稻田多集中於此。

湄公河三角洲

湄公河三角洲的面積達到4萬平方公里,地勢極為低平,所有地方的海拔高度都不超過3米,無數的河流和運河縱橫交錯。湄公河的各條支流攜帶大量沉積物,使得湄公河三角洲每年向南海推進60-80米。一個越南官方資料估計每年沉積物的數量大約有10億立方米,將近13倍於紅河堆積物的數量。三角洲上大約有1萬平方公里被開闢為水稻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稻耕作區之一。湄公河三角洲的最南端,稱為金甌半島,覆蓋著密集的灌木叢和紅樹林沼澤。當中富國島是越南實際控制的最大的島嶼。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越南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