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情

國情NATIONAL

泰國政治

  • 發佈日期 : 2023-06-05
  • 資料來源:
  • 瀏覽人次:66

2023泰國大選將在514日實行,選情相當激烈,除了泰國總理巴育(Prayut Chan-O-Cha)和副總理巴威(Prawit Wongsuwan)首次參與競選(國會解散後是看守總理),也是塔克辛家族自2014年政變後再次推代表上陣競選。此外,副總理兼公共衛生部長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與巴威兩大黨高調談合作組成聯盟政府,雙方目前尚未與巴育開談組成聯盟政府。而根據選舉民調,塔克辛女兒貝東丹(Paethongtarn Shinawatra)和皮塔(Pita Limjaroenrat)帶領的為泰黨(Phue Thai Party)和前進黨(Move Forward Party)是本屆大選最熱門黨派。如果你想了解泰國政治和選舉,又不知從何開始,看見泰國小編匯整自20012023泰國大選與政變等重大事件,帶你一文看懂泰國政治。

泰國民主主義起源

泰國(早期的暹羅)從13世紀素可泰王朝(Sukhothai)19世紀扎克里王朝都是由國王專制統治。直到1932624日的暹羅立憲革命(Siamese Revolution),由軍人和平民發動的政變成功造就泰國憲法和民主主義。首次由人民執政國家,泰國首位總理披耶·瑪奴巴功 侯爵(Phraya Manopakorn Nititada)也成功被委任。泰國憲法也在同年首次推出,泰國至今也把每年1210日列為泰國憲法日。

泰國首次軍事政變也在總理披耶在就職快滿一年時發生,也成爲泰國歷史上首位泰國總理兼被軍變推翻的政府。從當時自今,泰國也發生無多次的政變,按照歷史記載,泰國總理一共換了29次,在職期間最久的泰國總理為1525天(被委任兩次),最短是17天。

21世紀泰國選舉新制 軍事政變卻頻上演

2001年首次泰國大選 塔克辛勝出

1997年泰國新憲法修改選舉制度後首次在2001年舉行大選,選舉制度從先前的單記非讓渡投票制(Single Non-Transfer Vote, SNTV)改為小選區與比例代表制的混合制,欲改善過去小黨林立亂象。而此次選舉結果也改變了泰國政治,由電信業大亨塔克辛(Thaksin Shinawatra)所領導的泰愛泰黨(Thai Rak Thai Party)獲得最多議席並順利擊敗由乃川(Chuan Leekpai)所領導的民主黨(Democrat Party),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外界對於泰國政治的理解大概也是從塔克辛政府開始。

2005年塔克辛連任

塔克辛與泰愛泰黨受到人民愛戴,不費吹灰之力贏得2005大選,塔克辛再度連任泰國總理,但塔克辛大量安插親信入閣,也不斷提高本身掌控軍警的勢力。此舉引發各界不滿,其中包含曾是塔克辛忠實支持者頌堤(Sondhi Limthongkul),便公開在評論性節目批評,並指塔克辛貪污、濫用權力、控制媒體自由以及無法解決泰國南部問題等,令剛在2005年連任的塔克辛開始面臨民衆和反對黨的抗議壓力。

2006年泰國閃電大選遭判違憲 軍事政變起

塔克辛家族在塔克辛上任後繼續持有泰國電信企業(Shin Corp)最大股東,這也是令塔克辛遭到抨擊的原因之一。因政局動盪,塔克辛家族在123日以733億泰銖把Shin Corp股份賣給新加坡公司淡馬錫(Temasek Holdings)並免繳付稅金。此舉也被政治對手和民衆視爲把泰國主要產業之一賣給外國公司,導致塔克辛背負出賣國家惡名,也引發強烈民怨,此時演變成反塔克辛最巔峰的時刻。

塔克辛爲了控制政局在2月宣佈解散國會,並在42日舉行閃電大選。反對黨措手不及,並以不參選作爲抗議,卻令塔克辛與所屬政黨輕鬆贏下大選。但也因政治危機無法解除,塔克辛也在44日宣佈辭去泰國總理一職,並成爲泰國看守總理直到新總理被委任。經各方抗議和投訴後,泰國憲法法院在5月宣佈2006年大選結果不成立和違憲,並宣佈在同年1015日再次舉行大選。

資料來源:yahoo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