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4 印度文化+商業環境
- 發佈日期 : 2023-05-04
- 資料來源: 印度面對面
- 瀏覽人次:838
演講者 : Prof. Mio
主持人 : 阮瓊妝 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系助理教授
吳泓憲 Ian 電機四甲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同時也是我在課堂上提問的問題。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有提到關於印度救護車的事情,很多都是民間自發把自家車輛改裝成救護車,包括電話也是自家手機、市電,所以會有救護車廣告這種風氣。在聽完老師的介紹,並且看完PPT撥放完的影片之後,我腦海裡不禁浮現一個問題,倘若今天這些非專業的救護車在運送傷患、病患的過程中,出了甚麼事故意外,那麼該名救護人員、救護公司需要負起責任嗎?
在台灣,大家都知道能成為醫護人員是需要接受高度專業的訓練,也有許多相關的法律規範、保護相關的事情。但是在印度據我所知,對這方面並沒有好好管控,助教也說他不認為印度的救護車人員不具有專業知識。不過可能因為助教並沒有遇過這種狀況所以不清楚實際的狀況,所以我想下禮拜等台商回來之後再詢問他一次。期時在選修這堂課之後,對印度這個國家是越來越好奇,期間甚至有想去那邊留學的想法。但隨著課程逐漸深入了解這個國家,越來越發現台灣與印度兩個國家差別越來越大、越來越多,慢慢的也失去了在那邊長久待著的想法。不過撇除長期,也滿想去那邊短期旅遊看看的,應該會是很好的體驗!
蔡孟芸 Yun 國貿三甲
接續第一堂課的印度概況,這次從飲食、服裝、生活以及各邦的特殊文化進行介紹。關於飲食的部分,因為他們的宗教關係不能夠吃牛或是豬肉,所以印度有大約40℅的人吃素,越來越多人推動吃素的活動,吃素食漸漸成為印度的主流飲食文化。關於印度服飾的部分,女生的服飾-紗麗最為常見,而其他的傳統服飾則比較貴且主要在重要場合才會穿;而男生的服飾-長外套衣服,價格昂貴且只在重要場合穿,因此不一定每個人都有。
印度的地域很廣,每個邦之間的文化都很不同而且也很特殊,最印象深刻的絕對是沒有門鎖的一個村莊,每戶家庭都沒有門跟鎖,只用一塊布簾遮擋而已,簡直就是大開門戶讓別人可以自由進出自己家。但即使是這樣,那裡有將近400年沒有任何犯罪紀錄,很讓人驚訝,也顯現出那裡的純樸生活壤我非常的嚮往。
對於印度的醫療系統分為政府及私人醫院,政府所屬的醫院品質沒有很高,因此都去私人醫院看診,但是最大的缺點就是醫療費很貴。而在偏鄉地區距離醫院較遠,需要花費時間才能得到救治,那出現緊急狀況的時候就很有可能會錯過黃金時段。通常在別的國家只會在公車或者宣傳車上出現廣告,但是在印度卻能在救護車上看到有刊登的廣告,告訴民眾救護車的專線。另外讓人驚訝的是印度救護車上的人員不一定是受過訓練的救護人員,送去醫院的途中要是沒有事先進行初步的治療,很容易會發生無法挽回的事情。這次了解到許多印度更在地的文化,真的是只有在這次的課堂上才聽得到的內容,內容十分的有趣也更了解印度不同面向的文化。
林傳燊 Nick 企管三乙
今天上完課之後,發現老師教授了許多有趣的知識,其中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印度的豆類食品、男女服裝和水上郵局。這些主題雖然看似獨立,但實際上它們都是印度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也反映了印度的多元文化和深厚的歷史傳統。我發現在印度,豆類食品是非常受歡迎的食品之一,被廣泛使用於當地的美食中。印度的豆類食品有著各種不同的種類,例如紅豆、黃豆、綠豆、扁豆等等。這些食品不僅豐富多彩,而且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有助於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我很喜歡印度的豆類食品,尤其是咖喱豆和豆腐咖喱,這些美食味道獨特,風味豐富。而印度的男女服裝也非常有特色,反映了印度傳統文化和信仰的影響。印度的男女服裝通常是非常豐富多彩的,充滿了複雜的紋樣和圖案,並使用了許多不同的材料和飾品。在印度,女性的服裝通常包括薄紗裙、花邊上衣、彩色頭巾等等,而男性的服裝則包括卡其裤、卡其襯衫和絲質頭巾等等。這些服裝非常獨特,讓我對印度文化產生了更深的了解。除此之外,印度還擁有一項非常獨特的水上郵局。這是一個可以提供郵寄服務的郵局,但是卻建在一艘船上,並且巡航於印度的許多水域中。這種獨特的郵局是為了方便居住在偏遠地區的居民使用郵件服務而建立的,非常具有實用價值。在這艘船上,居民可以使用郵戳、買郵票、寄信件等等郵件服務。
林冠名 Nuodan 企管四甲
今天老師介紹了很多有關於印度的許多食物、建築、經濟發展、文明和社會…等等,我覺得可以說是一種總整理的感覺,也讓我學習到更多有關於印度新的知識和更加的拓開眼界。上課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第一個是全世界唯一的水上郵局,那個好特別喔!居然會想把郵局蓋在水上,而且歷史居然長達200年之久,也是蠻厲害的。網路的資訊是說,分局長謝赫(Gulam Mohammed Sheikh)曾說:「這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郵局。它從來沒有停止運作。在早先十多年前很平靜,自從四、五年來業務增多,遊客也越來越 離不開它了。」可以看得出這個水上郵局頗受當地居民的喜愛,也是一種歷史文化上保存的回憶。還有一個學到蠻有趣的是,在購買商品時,若沒有特別限制的話,顧客誰站在老闆面前就可以得到服務,沒有排隊的文化對我來說蠻衝擊的,在台灣的話只要插隊,應該會被球棒伺候吧!很大的文化差異。在今天教學中經濟的部分上,雖然印度是今年全球經濟發展最快速的國家,不過他們的貧富差距也蠻嚴重的,所以我覺得官僚體系也不見得能夠使更多人賺更多錢,因為窮的人還是很窮,所以真的蠻心疼他們的,也希望未來貧富差距能夠改變且縮小差距格局。總而言之來說,在現代全球化的趨勢,認識其他國家的產業和Business…等等都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經驗累積,所以在今天的課程概述當中,除了彙整之前對印度的認知外,更學習到了一些新的印度知識以及其經濟的脈絡概況,非常感謝Mio老師今天的介紹與教學,受益良多!With some figures
洪以琳 Elena 企管三乙
在今天的課, Mio老師介紹了一些關於印度的當地文化以及一些當地居民有趣的習慣,我認為最有趣的部分是老師在介紹印度文化與動物之間的關係的部分。印度文化對動物有著非常獨特的關注和尊重,動物在印度社會的地位上,有很多動物是被視為”神聖”的。例如在前幾堂課都有提到的,在許多印度的邦,殺牛或販售牛肉是被嚴格禁止的。這是因為牛在印度教中被視為聖物,具有神聖的地位。當地人為了尊敬牛,不會去特別拘束牛的活動,導致火車行駛在鄉下小路時常常會誤撞牛,造成牛車兩敗俱傷。(助教Sachin也有補充因為這些牛車交通事故,火車常常會嚴重故障,所以他們特別把火車頭改裝得牢固,但也為了保護神聖的牛,他們也沒有把車頭改裝得太堅固)此外,由印度對於保護牛的堅持,印度教徒和其他宗教團體很容易起衝突。除了牛之外,有很多其他動物都被尊為神明,例如猴子就被當地人視為猴神哈努曼的化身。在台灣有個俚語” 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老鼠普遍在台灣是被視為沒衛生、人人唾棄的動物,但很特別的是在印度北部的賈斯坦邦,有個卡爾尼瑪塔神廟裡面供奉著超過兩萬隻的老鼠,被成千上萬的信徒供奉著,這是全世界唯一的老鼠廟。
楊紹熏 Naruto 企管四甲
今天又認識到了更多關於印度的文化,其中另外印象深刻的有,例如宗教經濟的部分,老師給我們看了全印度最有錢的廟,可見印度對於宗教的重視以及深信不疑,我自己家庭也有宗教信仰,但我其實沒有像家人這麼虔誠,更無法理解為何人類會如此相信一個看不到的東西,也有一種說法是宗教是以前為了控制人民產生的東西。不論如何,雖然我自己不太喜歡,但我還是尊重,畢竟這可能也跟國家、家庭、生長環境等等都有關,並且如果換個角度講,把印度的宗教和神明等等當作故事來欣賞的話或許也不錯,我就會覺得挺有趣的!說到文化,有另一個比較令我驚訝的是,老師提到當地似乎沒有「排隊」這個概念,誰站得離老闆比較近就先進行交易,這個方法不免讓人疑惑,不會很亂、沒有秩序嗎?況且印度的人又那麼多,但我想他們自己也早就習慣這樣的方式了吧!這真的體現了文化差異的有趣。最後我想到一個今天課堂上最有趣的一幕,就是老師問那位助教,在表達「yes」跟「no」的時候,頭會怎樣擺動,雖然不知道是因為害羞還是已經被台灣人同化了,助教的動作和我們一樣,但我確實對老師的疑惑很有畫面感,感覺在印度電影也看過類似的動作,不曉得這算不算也是文化差異的一種,但真的十分有趣,當下的畫面也超級搞笑!
黃翊淩 Lilian 企管二甲
這禮拜還是介紹印度的概述,印度在文化上有一些動物被視為是神聖的象徵,例如牛、大象或是猴子,這些都是源自於他們在神話中所代表的神明,這讓我想去尋找一個解答,印度有沒有動物象徵著不祥呢?所以我去搜尋了網路資料,它告訴我貓在印度是不祥的象徵,古印度婆羅門教的經典《摩奴法典》裡,貓是貪婪與欺騙的,而牠們孤獨流浪的習性也被視為邪惡異端。另外,對牛的崇拜造成了印度的文化與政治上的問題,引發許多暴力衝突。
在食物方面,大多是使用天然、非二次加工的食材;因為宗教的關係印度有許多素食者,所以在印度可以很容易找到素食餐廳;印度的飲食習慣是使用右手直接抓取,並不常使用公共餐具。印度是世上第一個生產糖、消費糖的國家。印度傳統服裝普遍都非常鮮豔,其中我們較為熟知的就是紗麗,紗麗是由短上衣、襯裙和非常長的披巾組合而成,披巾的綁法百百種,所以紗麗看起來變化也很多;除此之外還有好幾種傳統服飾,但其實我也分不出來區別。
印度的交通最聞名的應該就是那個神奇的火車了吧,在網路上可以看到火車車廂外掛滿了人,讓人不禁懷疑真的不會掉下去嗎?印度的火車總長超過580萬公里,是世上第二大公路網。印度的醫療制度是有健保的,但僅僅給付公立醫院,大多數人都認為私立的醫院醫療品質就好,公立醫院無法信任,只要情況允許就會去私立醫院,所以其實真正會只用健保的人不多。
鄧秶岑 Aurelia 應華三甲
這堂課老師針對了五個方面做介紹,首先是印度人的飲食;其次是台灣跟印度的飲食習慣;再來是服裝特色;第四是建築;最後是印度比較特別的地方,中間會問助教來求證是否正確,我覺得這個交流過程很有趣。在這堂課中,有幾個老師提到比較有趣的點讓我印象深刻,首先,是印度飲食的部分,印度的米都長長的、粒粒分明,因為在台灣的米都比較軟Q,比較香,我個人也是比較喜歡軟軟、胖胖的米,這樣吃起來比較有吃飽的感覺,因為米本身就長得肥肥的,所以我在猜印度的米是不是比較像小米一樣比較硬然後長長的。還有咖哩的部分,臺灣的咖哩比較甜,我在想可能是台灣的咖哩都有伽耶乃,可是印度的咖哩有加香料,香料對於印度人恨重要,裡面包含了薑黃和孜然,所以印度的咖哩會特別香。這讓我想到泰國的奶茶,裡面也會加入泰國的香料,像是八角、香草等等,讓泰式奶茶更香,我想這就是印度咖哩有名的地方。
其次是在服裝的部分,女生都有三套特別的服飾,一開始看到女生的服飾都覺得他們的服裝很特別,雖然包裹得很嚴實,而且分成了很多層,可是卻唯獨露出了肚子這一塊,是我覺得很特別的地方,而且他們會因為工作的場合、結婚去穿著不同的衣服,雖然好像各地都會,但是目前我還沒有察覺這三款服飾落差在哪裡,我覺得這印度富有自己國家特色的地方,也可能他們的聯邦很多,所以文化也相較來說複雜且多元。再來是一些蠻特別有趣的點,像是印度的火車外面總是掛了很多人,經常在電影還有電視劇裡面看到,我覺得這是非常危險,但也是世界奇景吧!據說是因為印度的種姓制度的關係,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搭車,所以最後他們只能吊掛在車廂外面,我覺得這個景象其實挺酷的,雖然也是很恐怖啦。還有一點是印度人經常會扭扭頭,其實當天助教並沒有掩飾給我們看印度人扭頭究竟是表示什麼,是對嗎?還是錯?但是我後來有上網查,印度人自己也沒有察覺為什麼他們會扭扭頭,但是我看影片,扭扭頭應該是表示我們搖搖頭的意思,可能就是拒絕或是否定吧,因為印度人會點點頭,所以我猜扭頭就是否定的意思,只是很多印度人好像都嗨羞於表達這個動作,但我覺得也是很可愛的一面。
最後是據說印度人都不排隊,剛好跟台灣人相反,台灣人反而很喜歡排隊,是一種跟風的現象,但是印度人是誰先到老闆面前就代表誰先,並沒有排隊的習慣,我覺得這個有點危險。還有愛按喇叭的習慣,這個可能跟台灣交通紊亂的點可以相提並論,因為台灣太多馬路三寶了,所以有些脾氣比較暴躁的人也會亂按喇叭。
吳思瑾 Susan 企管三乙
這次的課程內容介紹了一些印度文化,其中包含動物、醫療、飲食等等,也提到了印度的快速發展,印度目前的人口已位居世界之冠,但同時亦面臨許多挑戰:動物-在印度的宗教中,認為許多動物是神聖的,除了眾所周知的牛隻外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像猴子被認為是哈努曼的化身,另外在賈斯坦邦還有一座老鼠神廟,不過這些視為神聖的動物,在現今社會中也導致了一些衝突。飲食-在印度的飲食中會使用大量的香料,展現了獨特的印度飲食,而世界上更是有約70%香料來自印度。另外,在印度有許多的素食者,有30%的奶素食者——不吃蛋,但會吃奶製品,10%的蛋素食者——不吃奶製品,但會吃蛋。服飾-印度的傳統服飾莎麗,有分為日常穿得及節慶等特殊時刻穿的,相較於女性的服裝,男性的傳統服飾則無分別,不過現今日常以較少人穿,但女性的服飾則隨處可見。
奇景-印度最具知名度的建築莫過於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泰姬瑪哈陵了!隨著時間經過,她會被天空染上不同的光彩。另外還有水上郵局,迄今已有兩百年的歷史,且仍持續運作中。另外還有許多獨特的景觀,包含沒有門的村莊及骷髏胡交通-印度的鐵路網為全世界之最,有約七千個站,但說到印度鐵路最為人知的大概是獨特的搭乘方式吧!除了鐵路,一般道路也有一些異於台灣的現象──喇叭聲此起彼落。以及可愛的嘟嘟車也是印度街道上常見的景象。
醫療-印度的醫療系統大致可分為公共體系及私人體系兩種,公共體系是免費的但相對缺乏資源,私人體系雖然有較好的資源但價格高昂。另外,不同於台灣,印度的救護車亦有私人運營的,但通常是免費的,都是個人至公所經營。這次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印度私人救護車的部分了,首先是因為台灣的救護車通常是醫院或政府所有,通常也只會在相關機構看見,駕駛救護車也要具有相關的執照,所以並不是一個容易的事。但在印度居然有這樣的形式,雖說是救護車,但其實和我印象中的麵包車是完全不同的,它其實是一個類似三輪機車的樣子,在台灣完全無法想像。不過,這種救護車雖然簡單,但我相信對於他所服務的那些偏鄉地區的人民而言,絕對是救命工具之一,它比汽車更加靈活能到達汽車無法前進的地方進行救援。而經營這樣的免費救護車所需要的毅力也是我無法想像的,因為從影片中看來,這些志工不會靠這個營利,可是救護車卻是二十四都可以叫的,相信他們一定是具有非常大的愛心才有辦法做到。
我覺得這次的課程任我了解到印度更深層面的部分,尤其是他們所面臨到的困難與挑戰,像是貧窮、貧富差距及交通不佳的部分,前面所講到的私人救護車正是體現了貧窮與交通問題,後來老師也有講到印度人的儲蓄、產業、宗教經濟等等,也讓我更清楚印度的經濟情況,不過由於有時候金錢的單位是印度盧比,且對於印度的物價不了解,所以會不太有概念這樣到底是算多還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