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消息information

2023/03/02 印度概況-這個國家與它的文化

  • 發佈日期 : 2023-03-02
  • 資料來源: 印度面對面
  • 瀏覽人次:1086

演講者 : Prof. Mio  阮瓊妝 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系助理教授

吳泓憲 Ian 電機四甲

在這堂課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便是在各個種姓制度中,竟然各大階層當中竟然還有再區分數個階層。舉例來說,在代表武士貴族階層的剎地利當中,在裡面可能還有高階的武士或低階的武士。就如同西方世界貴族世家一樣,有大貴族與小貴族。而區分這些的辦法便是透過人的姓名來做區分,在印度的姓名中,通常都會在當中穿插代表自身種姓的單字(不一定直接是剎地利、首陀羅,可能是家族姓名)。這其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為當中可能充滿了西方國家的歷史痕跡,在課堂介紹中,我們也得知是在英國殖民之後印度的種姓制度才逐漸成形與盛行,在這當中可能就帶入了階級之中還有階級的概念。

以往對印度這個國家以及種姓制度僅僅只有些許的認知,甚至只知道名詞。但在經過這次的課堂之後,學到很多很有趣而且是過往完全不曉得的事。另外我還有注意到一件事情。當分享的同學談論到在家庭地位中,女性通常處於服從地位時,他的語氣竟也是理所當然、習以為常的。這也讓我發現印度和台灣很大的不同是台灣的女生通常願意站出來替自己爭取權益,但印度人這種保守觀念似乎已經根深蒂固了,讓我深刻感受文化差異。

蔡孟芸 Yun 國貿三甲

本次課程針對印度做初步的介紹,從印度的語言、文化、宗教等方面進行探討。在語言方面,印度的官方語言為印度語和英語,在印度語的部分這次才了解原來在印度北部才比較會使用此語言,南部比較常會使用地方語言與同地區的居民進行溝通,而如果是跨地區則是使用英語做溝通。在宗教方面,印度教為最大宗,其次則是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等。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衝突至今並未平息,即使伊斯蘭教在印度是第二大宗教,但是因為印度政府對於穆斯林的不公平對待更使得印度國內的穆斯林與鄰國伊斯蘭國家-巴基斯坦的穆斯林集結一起對抗印度教信徒。在文化方面,種姓制度近年來在法律上已廢除階級權利的差異,低階級的人們也有機會經過努力來得到大眾的認可,也可以與上一階層的人通婚。

但是我覺得比較擔心的地方是學生在學校即使不分階級一起上同一間學校,但仍然有隱形的階層制度,這樣印度的小孩還是會被階級束縛住。更令我驚訝的是連老師也都來自於最高階層,同時比較偏頗高階層的學生,等同於印度人從小就遭受到不公平的對待,要種姓制度完全消失現階段我認為辦不到,可能要經過長時間的制度轉變才有可能改善。個人對於印度其實並不太了解,所以對於我而言是一個未知的國度,透過這次的課程奠定了對印度的基礎,再加上有來自印度的助教從旁述說自己的經驗以及改正或補充我們從新聞上看到的資訊,更讓我們能吸收到正確的訊息,期待之後的課程會更深入的探討印度這個龐大又神秘的國家。

吳亞萱 Rachel 國貿三甲

今天的課程介紹了印度這個國家有很多的邦也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印度的人民對於宗教是很虔誠的,有信奉宗教的人口也非常多,以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為最大宗。印度人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英語和印度語,且因為有很多邦的關係,各個不同的地區都有不一樣的方言,這讓我覺得是很特別的,在台灣這個小地方就會有很多種不懂的腔調不同的歷史文化,這些地區間的差異在印度又更明顯了。印度相較於地球上其他國家還是必經傳統的,有84%的婚姻都是由長輩或是藉由媒人來決定的,而只有1%的離婚率,這是在台灣比較不能被接受的部分。在印度的女性權利遠遠不及男性,所以女性認為把持好家庭內的家事,是理所當然的,並不會感受到不公,這跟講求性別平等的台灣是有很大差異的。今天的課程一直圍繞著印度很著名的「種姓制度」,這也是我今天印象最深刻的部分,雖然在印度以種姓制度來分化人民已經是不合法的,但這在印度人的文化中已經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他們還是有很多的階級差異事件發生在日常生活中。

在上這堂課之前,我就是單純的認知到印度有種姓制度,會把印度人民分成幾個層級,並不知道印度人在這個階級中,並不會因為自己的階級低而感到不公平,而且這個階級居然從出生就決定好,且沒有辦法提升到更更的階級,在不同階級間要有什麼接觸都會有一定的限制。這是讓我覺得最驚訝的部分。種姓制度並不會影響到各自的財富程度,還是要靠著自己的努力來獲取他人的尊敬。

今天的這兩堂課,讓我對於印度有非常大的改觀,一開始我認為印度事故非常難以接近的一個國家,感覺他們因為宗教,在生活中會有很多的限制,但其實這就是我的刻板印象而已,印度人認為宗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並不會因為宗教感到不便或是不平等,經過今天的課程,解答了很多我對印度的誤解,也對印度有大幅的改觀。現在印度也為了整個國家人民間的平等進行修法,為了人民間和性別間的不平等帶來很大的改善。讓我感受到印度也在快速的進步中。而且印度人在世界上多個大企業或是重大發明都有很多的貢獻,所以這讓我感受到印度這個地方非常神奇!

林傳燊 Nick 企管三乙

在學習印度這門課程後,我對印度的國情和種姓制度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印度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同時,印度也面臨著許多社會問題和挑戰,其中種姓制度是其中之一。種姓制度是印度歷史和文化的一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印度古代。種姓制度是一種社會等級制度,將印度社會分為四個主要的社會階層,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賈提和蘇達拉。根據種姓制度,每個人出生的社會階層是不可改變的,這意味著人們的社會地位和機會受到嚴重限制。

儘管種姓制度在印度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但它仍然是印度社會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種姓制度不僅僅是一種社會等級制度,而且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和機會。由於種姓制度,印度社會存在著巨大的不平等和歧視。在印度,婆羅門被認為是最高的社會階層,他們享有更多的特權和機會。相反,蘇達拉則處於社會的最底層,他們往往面臨著貧困、歧視和限制。在課堂上老師有討論到種姓制度後,我也瞭解到,印度政府和民間組織一直在努力推動消除種姓制度。政府制定了許多法律和政策,以消除種姓制度的影響。此外,許多民間組織也在為消除種姓制度和推動平等而努力。

除此之外,我也瞭解到了當地人民對種姓制度的看法。在印度,許多人認為,種姓制度是一個深刻而複雜的社會問題,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解決。一些人認為,種姓制度是一種過時的社會制度,應該被廢除。另一些人認為,雖然種姓制度存在一些問題,但它也是印度文化的一部分,應該尊重和保護。通過這門課,我學到了更多關於平等、公正和人權的知識。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受到平等的對待。

林冠名 Nuodan 企管四甲

今天頭一次開始深入的去了解印度這個國家,我之前知道印度分很多地區,實際上看到,才知道是原來真的分了好多地區,也有好多的語言、好多的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文化,我覺得蠻棒的是,在印度的宗教信仰至少是自由的,人們也可以和大家一樣信仰不同的宗教。今天有提到種姓制度,在現今民主時代的社會上,很難想像有國家還仍有這種保守的思維模式,因為種姓制度可能已經對於他們的生活根深蒂固了,但是近期開始政府和人民的關係和聲浪,底層的人和政府也開始有改變和作為。像我最近有看到一則新聞,剛好也是印度的,現在的賤民們可以去廟宇拜拜祈求了!這是非常棒的,印度嘗試開始打破種姓制度的不常規,讓每個人都有平等的自由去追求自己的宗教信仰。在台灣到廟宇拜拜是再也平常不過的事了,但在那裡,賤民無法到廟宇拜拜,直到最近才開始開放,真的蠻替他們感到開心的,至少在民主上慢慢的跨出了一小步!

今天學到還有一個有趣蠻有印象的是,原來印度84%的婚姻都是靠媒婆而婚的但是居然離婚率居低不高,蠻意外的,原來是因為在那邊離婚是不好的事情,所以可能我想很多人是想離婚的,法律也准許,但是因為社會輿論和家人的壓力之下,女方或男方才沒有離婚,但我覺得這樣對女生很不公平,不能離婚等於是浪費了一個女孩的青春,離婚了女孩又不能再婚,畢竟也是男重女輕的社會,真的很不公平的對待。最後今天真的學到了對印度一開始的一些基本的文化和信仰,也對一些問題覺得蠻有印象的例如:像是找工作的話是不看種族的,而是看實力的問題,我覺得是非常公平的,畢竟厲害的人是需要被看見的。In sum, 今天學習到很多有關於印度的問題和知識,有朝一日可能有機會的話,可以不妨到印度去玩玩呢!

吳思瑾 Susan 企管三乙

這次的課程內容是介紹印度的文化,其中包含種性制度、語言、地理、宗教等等。 語言-大部分的人英文都很好,英文是全國通用的語言,也是日常主要用語之一。種姓制度-印度將人分為4種階級,分別為婆羅門(司祭和老師)、剎帝利(統治者)、吠舍(商人)、首陀羅,階級之中還有階級之分。四種階級為出生就決定的,通常不可改變。

宗教-印度教是印度最多人信仰的宗教,是多神信仰的宗教。印度有許多宗教大師,表示自己是神明的轉世,其所因宗教賺得的金額不容小覷。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種性制度和宗教的部分了,其中對於種姓制度的部分我聊解到了很多跟之前想像的不一樣的部分,像是原來印度人是可以用姓名來區分種姓,知道對方的名字就可以知道對方來自哪一個種姓,我原本以為需要另外去詢問才能夠知道。還有不同種姓之間的交流,透過這次的課程我才了解,不同種性之間的人是難以通婚的,而在通婚後小孩的階級依父親種姓為準。另外還有雖然印度的種姓制度現在依然還有,但是較低種姓階級的不一定都過得比較不好,透過教育和自身的努力等,來自較低種姓的人們還是可以擁有很不錯的收入,種姓階級與收入多寡並不一定會劃上等號,較低種姓階級不一定代表貧窮。

另外是宗教的部分,原先我就已經知道印度是一個宗教色彩相當濃厚的國家,有許多規範或行為都離不開宗教,但完全沒想到在金錢方面也是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印度的宗教大師的所得是遠遠超乎我所想像的。我覺得這次的課程非常的有趣,讓我對印度有更多的了解,打破了許多我原本對於印度的想像,透過課程助教Sachin──一個真正的印度人,可以幫助我更加了解印度的真實面貌。

洪以琳 Elena 企管三乙

從小到大,印度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超級神秘的國家。 Mio教授和Sachin的解說解開了很多我對印度誤解和刻板印象。第一堂課Mio教授主要介紹了印度的種姓制度、性別平等問題、教育系統、以及當地的宗教。正如Mio教授所說,那裡的人分為不同的層次,Bhramin, Kshatryia, Viasya, Sudra, 還有 untouchable (賤民)。每個級別都有不相同的姓氏,長大後姓氏是可以去改的,但改名字並不代表你就此擺脫原先的階級了。除了名字,不同階級的人會被分配到不同的學校。賤民,或所謂的達利特人(Dalits),他們被視為印度社會最底層的人,也因為某種原因從出生起就被認為是「不純潔」的。不像現代,以前的歧視問題很嚴重,賤民是被禁止上學的。他們被安排專做(學習)一些乏味、低級、又低薪的工作。例如:街道清道夫、廁所和下水道的清潔人員、處理垃圾、或是清理死去的動物等等。

階級越高的人可以得到越高薪/高級的工作,通常學校的老師們都是由Bhramin來當。賤民卑微的生活是一直到了近代這個狀況才有所好轉,慢慢的,社會已經可以接受底層的人跟高層的人結婚(孩子的姓氏是由孩子的父親決定),賤民們可以與大家一塊到學校上學(但是不能碰到或是大方的與高階層的人交談互動),他們也可以透過自己的方式在社會上替自己爭取一席之地(例如從商等等)。聽完課堂對印度的介紹,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生在台灣,可以享受相較平等的人權,同時我也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解開那些我對印度不好的刻板印象。

楊紹熏 Naruto 企管四甲

今天請助教跟我們分享了印度的文化特色,才了解印度各地區的差異也非常之大,南北就會有大大的不同,不過想起來也挺合理的,台灣這麼小的地方,南北都多少有差異了,何況是土地面積足足有台灣90倍大的印度。雖然聽了助教分享了很多東西,但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還是種姓制度的部分,畢竟從以前國高中的歷史課就一直有學到相關的知識,其實我一開始就覺得這樣把人區分階級,大家還只能選擇服從的制度很不公平也很莫名其妙,甚至覺得這算是印度歷史上的一大悲劇。我認為一個國家的進步,不只是科技工業的發展,人民思想上的進步也是非常重要的。後來繼續聽助教分享,了解到現在其實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嚴重了,相比之下已經放寬許多,但還不能說是完全消失,例如在課堂上,階級比較高的人還是會避免和階級低的人坐在一起,我在想,或許階級低的印度人早就習慣了,也不知道他們是否心裡會難受,但不論如何,我都還是不認同這樣的制度,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印度能夠和其他國家一樣,所有人民都不再有隔閡,完全消除這種不合理的制度和觀念,相信印度一定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