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7 泰國民俗與禁忌
- 發佈日期 : 2025-04-11
- 資料來源: 泰國面對面
- 瀏覽人次:35
講師自我介紹、泰國風土民情 、宗教、禮儀。
簡單泰語會話及泰國合十禮,泰國新年潑水節。
介紹何丁庭仙老師成長的地方~ 泰北清萊府美斯樂。
演講者 : 何丁庭仙
經歷 :
1.於泰國居住二十餘年
2.泰國曼谷裁縫學校 พลศรี ,畢業並在清邁開設裁縫教室
3.在台從事仲介及工廠移工服務及翻譯20餘年
4.桃園市新住民文化會館、移工服務中心、法律輔助基金會及桃園市警察局合作通譯
5.桃園市龍岡國中、忠貞國小、啓英高中新住民語文(泰語)老師
6.桃園龍岡忠貞地區導覽老師
7.曾在泰北美斯樂興華中學擔任老師
心得分享:
金育綺 企管二丁
這次丁庭仙老師的演講真的讓我收穫滿滿,特別是她分享的泰國文化,讓我覺 得新奇又有趣。老師不只是單純地講解,而是用親身經歷來帶我們認識泰國, 甚至還讓我們體驗泰國語言的發音、服飾文化,整場演講下來,我完全不會覺 得無聊,反而覺得越聽越想了解更多。
其中最讓我驚喜的部分,就是老師教我們泰國的數字發音。當她一個個念出來 時,我瞬間愣住,因為某些發音真的跟閩南語超像!比如說「九」的發音就很 接近台語的「九」還有其他幾個數字的音也讓我感覺很熟悉,聽起來就像是台 語和泰語有某種神秘的連結。這讓我開始好奇,是否因為南島語系的影響,導 致兩個地方的語言有些相似的地方?這種發現讓我覺得很有趣,也讓我更想去 了解不同語言之間的關聯。老師不只是讓我們聽數字發音,還邀請我們一起唸看看,讓我們親自體驗泰語的發音方式。我平常沒有接觸過泰語,這次是我第一次學,發現泰語其實蠻有規律的,雖然有些發音對我們來說不太習慣,但因為有閩南語的影響,聽起來反而不會那麼陌生。這也讓我覺得,學習一門新語言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特別是當你發現它和自己的母語有相似的地方時,一整個就更有親切感了!
除了語言,老師還帶我們認識泰國的傳統服飾。她特別準備了泰國鄉下女生在 家裡會穿的衣服,這讓我對泰國的日常生活有了更多的想像。這些衣服的材質 看起來很輕薄,應該是為了適應泰國炎熱的氣候,穿起來比較涼爽、舒適。而 且跟我們印象中的泰國傳統服飾不太一樣,反而更樸素、更貼近生活,這讓我 對泰國的家庭文化多了一點認識,也讓我發現,其實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 生活方式,可能跟當地的氣候、文化背景都有關係。但這其中最讓我驚艷的部分,是老師展示她自己縫紉的衣服。原本我以為她做的是一般的日常服裝,結果她拿出來的竟然是一件晚宴服!而且還是一看就知道有做修身的剪裁,當她展示出來時,我自己都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因為那件衣服完全不像是手工製作,而且還能存放好幾十年,真的很強!
老師說這件衣服全部都是自己來做的,這讓我超佩服她的手藝。畢竟,一般人 可能連基本的縫紉都不會,像我自己就對於縫紉完全是沒有辦法,更別說是製 作一件衣服了。老師的這份技藝,真的讓我對泰國的傳統工藝感到敬佩,也讓 我開始思考,或許每個國家都有一些傳統技能正在被慢慢遺忘,這些東西其實 很值得保存和傳承。
整場演講下來,我不只學到了泰國語言的趣味,還對當地的生活方式、傳統服 飾有了更直觀的認識。我覺得這樣的分享真的很棒,因為不是那種單純講理論 的課,而是能夠讓我們親身感受到異文化的魅力。特別是老師自己親身體驗過 泰國生活,所以她分享的內容很真實,完全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有溫度、有故 事的那種。這也讓我覺得,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親自去體驗,而不是只透過書本來學習。
這次演講讓我對泰國文化更感興趣,也讓我開始思考,世界上還有很多有趣的 文化值得去探索。或許未來有機會的話,我也想去泰國旅遊,親自體驗當地的 風俗民情,說不定還能學更多當地語言,甚至試著穿穿看泰國的傳統服飾!這 次的經驗真的讓我大開眼界,也讓我對異文化學習產生了更多興趣。
應華三乙 姜語庭
我在一月時去泰國待了一個月,期間泰國的天氣很好,一個月都沒有下雨。唯一的缺點是空氣和水質有點差,不然我其實蠻喜歡泰國的氛圍、食物、人文、交通和文化。雖然曼谷是一個擁擠的城市,交通不是很好會一直塞車,但使用Grab作為交通工具我覺得還是蠻便利的,而且車資也不高,適合外國遊客使用。
關於丁老師說的泰國的禁忌,我最有感觸的是不能摸頭這件事。我們的泰國老師也說過,在泰國不可以隨便亂摸小孩子的頭,因為頭是一個神聖的部位,即使是同輩也不會相互碰觸的部位,只有長輩可以碰觸。所以在這一個月裡,我也了解到只有作為大家長的泰國老師能夠撫摸 小朋友的頭並給予鼓勵,而我們是沒有辦法觸碰的。
泰國的寺廟也很多。我們的泰國老師帶我們去了一個只有僧侶的地方,在那裡我也觀察到泰國的宗教對於男女有別的意識很高。比如穿短褲或不及膝的褲子、裙子都不能進入這個地方,遇見僧人也要主動避讓,尤其是女生。這就跟老師說的一樣,有些寺廟會提供布給你圍上,有些地方卻沒有,而且可能還有人在販賣大象褲賺一筆遊客財。但我只能說泰國的寺廟很多看起來富麗堂皇,與台灣的寺廟差別非常大,但其實通病就是長得都差不多,只是顏色不一樣而已。
我在泰國也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常常雙手合十點頭與人家道謝。雖然泰國人都是這樣跟人家說謝謝,但外國遊客其實沒有必要這樣做,說一句謝謝就可以了。不過我喜歡嘗試模仿泰國人,並且融入當地的生活,而且我覺得這樣做也蠻可愛的,因為當你雙手合十點頭致謝時,對面的泰國人一定也會跟你雙手合十說謝謝,我覺得是一個很可愛且良好的互動。
我認為泰國算是一個宜居,好吃又好玩的國家,未來我也想再去,說不定之後會去那邊買房子在那邊退休,畢竟我覺得那一個月的生活已經很像退休生活了。
企管二丁 汪美琪
今天的課程是邀請丁庭仙老師來授課,老師說她的童年是在緬甸度過,後來因為緬甸政變,只好全家逃難到泰國北邊的美斯樂。泰國有五個部分。像是北部、東部、南部、中部以及東北部,強調沒有西部~有四大菜系!宗教的部分是以佛教為主,基本上成年的泰國男生都要出家一次,會有一些活動,例如化緣之類的活動...。去寺廟的話要穿長裙類的。
另外,老師有帶些布、幾件正式的泰國衣賞,一塊布不用裁縫縫製,就可以當 衣服穿真的很神奇!老師在形容洗澡的時候我覺得很有趣,說是可以直接穿那套衣服下水洗澡,洗完之後上岸用套的套到身上,感覺很方便以及很簡單,但手殘黨的我應該很難做到~~網路上的泰服都是較華麗的款式,跟以往看到的真的很不同。說了那麼多, 老師也說到了語言的部分,他們的字母很特別,有的長得很像、有的發音也有些相同的,這個時候老師說,當要區分相同發音的字時會講出一整個單詞來表示!
以上是我對演講特別有印象的地方,我後來就去網路上查找一些泰國民俗與禁忌來分享!其中比較知名的禁忌行為是摸頭,泰國人認為,頭是靈魂的所在之處,如果被碰觸會帶來厄運或著靈魂被帶走!頭頂是神聖的不可侵犯,不可觸摸,同時也不能在他人頭上傳遞東西。還有還有,去寺廟時需要穿長袖長褲,不可以坦胸露背,通常寺廟會租借一些薄紗、毯子,我記得丁老師說有的不用錢只是需要個押金,他去寺廟的時候是走泰國人的快速通關門,而不是外國人的門很有趣,有好好利用到泰國人優勢哈哈。
泰國有很多種不同的廟宇,不能隨意亂拜有些是陰廟有些是陽廟,不同的廟宇有不同的意思,要小心謹慎地拜。他們好像會每天唱國歌,每當唱歌時都需要立正站好,我覺得其實蠻好聽的,他們填的詞都美麗的,我覺得很喜歡~~
黃稀悅 企管三甲
泰國是一個擁有豐富文化與傳統的國家,其民俗與禁忌深植於社會的各個層 面,對當地人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產生了深遠影響。了解這些文化規範不僅能讓我們更尊重泰國人民,也能幫助我們在旅遊或商務交流中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首先,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約九成的泰國人信奉佛教,因此與宗教相關的禁 忌特別重要。例如,進入寺廟時必須穿著 端莊,不能穿短褲、無袖衣服或拖鞋。此外,進入寺廟時需脫鞋,以示尊重。在泰國,對佛像的尊敬無庸置疑,無論其大小或狀態如何,都不應隨意觸摸或做出不敬的行為。例如,將佛像擺放於不恰當的地方,甚至用腳指向佛像,都是極為不禮貌 的行為。泰國社會對於頭部與腳部也有獨特的禁忌。頭部被視為人體最神聖的部位,因此即便是友善的舉動,例如摸小孩的頭,也可能被視為冒犯。而相對地,腳則被認為是身體最不潔的部位,因此不應該用腳指向他人或物品,尤其是在與年長者或上司互動時更需謹慎。此外,將腳放在桌上、用腳踢物品,甚至用腳觸碰錢幣(因為紙鈔和硬幣上有國王的肖像)都會被視為失禮的行為。
泰國的社交禮儀也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泰國人習慣用"合十禮"(Wai)來 打招呼,這種手勢表示尊敬,雙手合十於胸前或額前,並微微鞠躬。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應該以不同高度的合十禮來表達尊重。例如,對僧侶或長者,雙手應高舉至額頭,而對同齡人或朋友則可以放在胸前。此外,泰國人重視情緒控制,避免在公開場合大聲喧嘩或表現憤怒,因為這會 被認為是極不禮貌的行為。在泰國,「面子」的概念非常重要,人們避免讓他人難堪或 公開指責別人的錯誤。因此,與泰國人交談時,應盡量以委婉的方式表達意見,避免 激烈的爭論。
在飲食方面,泰國人習慣使用湯匙和叉子進餐,筷子則多用於吃麵類。當地人 不會用叉子直接送食物入口,而是用叉子將食物推到湯匙上再送入口中。此外,共享食物時,不應將個人使用過的湯匙或叉子放入公用盤子,以保持衛生。除了日常禮儀外,泰國還有一些與國王和皇室有關的禁忌。泰國人對國王和皇室成員懷有極大的敬意,因此在公共場合不應發表不敬的言論,甚至對與皇室有關的事物,如鈔票或官方肖像,也應保持尊重。例如,如果錢幣掉在地上,千萬不要用腳踩住,因為這樣的行為可能被視為對皇室的不敬。
透過了解泰國的民俗與禁忌,我深刻體會到文化尊重的重要性。在跨文化交流 中,尊重與理解當地習俗不僅能避免誤解,也能促進友善的交流與互動。這些看似微小的行為,實際上體現了對當地文化的敬意,也讓我們在異國旅遊時能更順利地融入 當地社會。未來若有機會造訪泰國,我將更用心遵循這些文化規範,展現對泰國文化的尊重。
黃有勝 企管四丙
泰國人打招呼時最常用的方式是合十禮(Wai),這是一種雙手合十、微微低頭的動作,表達尊重和禮貌。合十的高度代表敬意的程度,對於長輩、老師或僧侶,手要合在額頭附近,而對於朋友或同事,則只需要合在胸口左右。泰國的習慣是地位高的人不一定會回禮,例如老師或老闆通常只會微笑點頭,而不會主動合十。因此,當遊客去泰國旅遊時,不需要對每一個合十禮都回應,微笑示意反而更符合當地文化。
泰國對於身體姿勢也有特定的禁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能用腳指人或東西」。在泰國文化中,腳被視為身體最卑微的部分,因此伸腳指東西或用腳碰別人,會被認為是非常無禮的行為。在寺廟裡,坐姿也有講究,雙腳不能朝向佛像或他人,應該收好或側身跪坐。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泰國人也習慣將雙腳擺放整齊,不會隨意翹腳或伸直腿對著別人,這些看似細微的行為,其實反映了他們對他人的尊重。
泰國人樂觀的個性也讓人印象深刻。即使面對塞車、突如其來的大雨或其他生活上的困擾,他們通常不會抱怨,而是保持一種「急也沒用,不如放輕鬆」的態度。這種心態或許與佛教信仰有關,因為他們相信一切皆有因果,與其煩惱,不如順其自然。此外,泰國人特別喜歡讚美別人,無論是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都可能會聽到「你今天的衣服很好看!」或「你的微笑很漂亮!」這些讚美並不是虛假的奉承,而是一種文化習慣,讓彼此都能擁有好心情。因此,當泰國人稱讚你的時候,不需要過度謙虛,接受並回應一個微笑就好。
泰國人的穿著也有一些獨特的文化特色,例如在農村地區,格子襯衫非常常見,這種服裝耐穿又舒適,逐漸演變成泰國農村的代表性穿著。此外,泰國還有「每日幸運色」的習慣,每天都有對應的顏色,例如星期一是黃色、星期二是粉色、星期三是綠色、星期四是橘色、星期五是藍色、星期六是紫色,而星期日則是紅色。許多泰國人會根據這些顏色來選擇穿搭,特別是在重要的日子,例如國王生日,整個國家都會穿上象徵性的顏色來表達敬意。
泰國的民俗與禁忌,其實都圍繞著「尊重」這個核心價值。他們注重禮儀,喜歡和諧,希望透過這些文化習慣讓社會更加友善。對於外國人來說,雖然不需要做到完全遵守,但如果能夠稍微注意,像是學習用微笑回應、理解合十禮的含義、避免用腳指東西、注意在寺廟的坐姿與穿著,這些小細節都能讓旅程更加順利,也能讓當地人對我們有更好的印象。旅行不只是看風景,而是一種文化交流,尊重當地習俗,才能真正體驗泰國這個「微笑國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