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消息information

2023/09/25 越南零售市場

  • 發佈日期 : 2023-10-30
  • 資料來源: 越南面對面
  • 瀏覽人次:1304

演講人:黎氏英

就職 : 瀚宇彩晶

擔任 : 副理

企管三丙 游喨茵

聽學姐分享到,越南疫情前後整個狀況差很多,原本熟悉的環境,從台灣回到越南就很明顯感覺到差異。但越南又是一個商業重鎮,很多台商、中國商家都會進駐,甚至蓋廠來發展,很多地方都會有城鄉差異,越南較偏僻的地方,網路、電力、交通也是供不應求,這也是需要改善的地方。學姊也有提到,在越南,台灣產品的市場地位還蠻高的,聽到的時候還蠻開心的,有種自己國家被看好的感覺。

越南北部、南部存在著購買文化的差異,北部(河內)買東西會很理性思考,而南部(胡志明)就比較個人主義,比較敢買,這個部分我覺得很有趣!而越南也跟台灣一樣,有中秋、清明、端午節這些節日,只是差在台灣有放假,越南沒有,而且越南的中秋節也不會烤肉,不同國家都會有文化差異,沒有誰對誰錯也沒有好壞之分,我們只需尊重就是最好的!

越南人在零售市場上消費經濟也是逐年提升,人民的購買力也是不斷增強,這代表,越南市場的服務及商品也需要更多元化,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對進駐越南的廠商是很吃香的,他們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產品來滿足大部分需求的顧客,這也對台灣及其他國家的廠商是有利的,因為越南的市場會不斷的再拋出他們的需求,此時,外來廠商就可以提高出口率,以滿足不斷進步、消費力不斷提升的越南市場,這其實真的是時代的演進,購買力提高不單單只是字面上的數據,也代表了人均所得的提高,經濟是循環的,購買力高是好事,但是有城鄉差距,所以也是有部分人群沒有辦法想買什麼就買,這就是一個國家經濟水平的發展,有高購買族群,也有低購買族群,這個演講也好發人深省,生活在台灣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至少我覺得我自己是幸福的,不太需要為了食衣住行而煩惱,這是很多人所渴求的事情啊!

今天透過學姊的演講以及學姊與老師的對話,又更了解到越南的市場、經濟、生活水平以及環境⋯⋯等等,在此之前,我對越南這個國家的印象就是比較偏外籍勞工這樣,因為我們家親戚家中有長輩的,請的看護幾乎都是來自越南,因此我才有這樣的刻板印象,當然隨著長大觀念也在慢慢改變,今天聽完學姊的分享,我已經完完全全打破這個迷思,每個國家都不一般、都有過人之處,相對的,也有需要再努力的地方,不外乎台灣,有機會也想去越南走走看看,一定會很值得!

企管三丙 鍾欣彤

越南是東南亞新興市場之一,擁有龐大的人口和快速增長的經濟。這個國家的零售市場也隨之蓬勃發展,吸引了眾多國際零售商的關注。

在疫情爆發之前,我跟我家人一起去越南玩,前兩天是在河內,後三天在胡志明市。河內偏向政治社會,很像台灣的六都,有百貨公司林立,看起來很繁榮;而胡志明市就沒有像河內那麼繁榮,但走在路上,會看到很多的小市場,裡面每個攤販大部分都是在販賣鞋子或是衣服。小英學姊的演講中有提到,南越大部分都是傳統產業,成衣業、製鞋業非常多。因為有去過越南的經驗,所以當小英學姊在介紹越南的時候,就會覺得有共鳴。

現在台灣逐漸往新南向政策發展,而越南也是很多企業會前往設廠的國家之一,代表著越南的市場是有潛力的,我認為有以下三點原因。第一個原因是越南擁有龐大的人口數,尤其年輕族群占大多數,年輕世代對時尚、科技和新潮事物有著強烈的追求,這為各種商品以及品牌提供了極大的機會,而越南市場對於數字化和線上購物的接受度非常高;第二點是越南的零售市場非常多元,有傳統市場和小型店鋪,也有現代化的購物中心和超市。這種多元性為不同類型的零售商提供了機會;第三點是越南的消費者對數字技術和智能手機的使用非常普遍。許多人通過手機購物,因此數字化轉型對於零售商至關重要,建立容易使用的線上購物平台,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小英學姊在演講的最後也有提到往越南拓展銷售成功的五件要素。第一點是要了解越南文化,掌握消費者偏好;第二點是要具有品牌知名度,能具備國際性是最好的;第三點是要在地化管理,聘用當地的越南員工,這樣也可以降低人力成本;第四點是與當地廠商合資拓展;第五點是在當地生產、當地直銷。這五點我也非常認同,尤其是第一點和第二點,要想打進越南的市場,甚至是其他國家的市場,一定要先充分了解當地的生活習慣以及他們的價值觀、文化,也把我們國家的品牌知名度提高,小英學姊有提到在越南人心裡,他們覺得台灣製造出來的品質很好,是可以和日韓並列的,若是我們能打響品牌知名度,走進越南市場並不是一件難事。雖然越南市場有很大的潛力,但也存在挑戰及風險,所以我們還是要做好詳細的資料,制定適合的策略,才能和越南建立強大的合作關係。

資管三乙 唐翊恩

近年來,東南亞國家憑藉人口紅利、政策發展、薪資低廉等誘因,吸引許多國家或眾多企業前往投資、設廠。隨著中國的基本薪資上漲,人力成本逐年增加,許多企業已不堪負荷,相繼撤離中國,另外尋覓地點。東南亞地區就被相中,至從1945年二戰結束後,許多國家脫離殖民母國尋求獨立。然而,人民飽受戰火摧殘、新興政府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百廢待舉如同常態。如何穩固政權、人民溫飽等議題就像燙手山芋考驗執政者。此時,最快速、實際的方式,就是吸引外商投資,提供就業機會與發給薪水,度過難關。聆聽完學姐的演講,讓我獲益匪淺,東南亞國家中,印尼人口近2.62億﹙世界排名第四﹚、越南也有9,700萬人﹙世界排名15﹚。這些衍生出來的人口紅利,成為最有力的無形資產,也是各國企業的潛在衣食父母。2019年消費品與服務零售達到1,620億美元,年增近13%,顯現消費成長的潛力。隨著,新冠肺炎逐漸趨緩,各國的貿易與交流也逐漸回穩。

疫情趨使消費購物數位化,增加虛擬經濟消費。各國的數位交易平台增加不少,越南也不例外,除了新加坡的Shopee、中國的Lazada,還有國內的Tiki、Sendo。另外,疫情提升健康意識,家用運動產品大幅成長;也提升人民健康觀念,影響快速消費品的採購類別,營養品、保健食品成長幅度超過60%,酒類、含糖飲料則減少購買。台灣的產品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生存,除了鮮明的特色、實用的程度等基本因素,了解越南南北文化差異衍生消費偏好與習性,才是成功與否的關鍵。越南的消費零售市場存在三大優勢:

1.藍領成為中產階級:隨著薪資逐年至少3-5%調升,藍領成為中產階級,消費力道、金額提升,形成可觀的消費市場。

2.小型零售業者科技化:小規模創業崛起,輔佐AI科技、演算法等技術,進行網路行銷與擴展電商市場,虛擬商店比例超越實體店面。

3.電商市場垂直化發展:預估5年內,電商平台從水平化轉成垂直化。

越南的經濟必然成長,台灣的企業如何把握時機與創造機會,是值得學習、探討的重要議題。

心理四甲 華天祐

越南作為東南亞崛起的經濟體之一,其零售市場呈現出令人注目的潛力。本報告將深入探討越南零售市場的多個方面,包括人口消費概況、市場動態、台灣產品在越南的定位、消費者行為分析,並提出拓展越南市場的建議。

越南市場人口消費概況: 越南擁有約1億人口,其中年輕人口佔多數,這使其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市場。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越南消費者的購買力不斷提高。消費者更願意花錢在品質較高的產品上,特別是來自國際品牌的產品。此外,城市化和現代化生活方式的普及也影響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尤其是在城市地區。

越南消費零售市場動態: 越南的消費零售市場持續增長,並受到數位轉型的推動。線上購物和移動支付成為越來越受歡迎的選擇,尤其是年輕一代。傳統實體零售商和國際連鎖店在市場上競爭激烈,不僅提供各種產品,還強調消費者體驗,如購物環境和促銷活動。

台灣產品於越南市場定位: 台灣產品在越南市場具有競爭優勢。台灣產品通常以高品質、創新和技術先進著稱,這些特點迎合了越南消費者對品質的需求。在市場定位方面,台灣產品可以強調其優越的品質、安全性和可信度。此外,著重於文化和市場調查,以確保產品符合越南消費者的口味和需求也至關重要。

越南消費族群行為分析: 越南消費者群體多樣,需求各異。年輕一代趨向於購買時尚、科技和國際品牌的產品,注重品牌形象和社交媒體影響。中年消費者則可能更關注價格和家庭需求。家庭價值觀在越南文化中非常重要,因此,在行銷策略中強調家庭和節日傳統可能會取得成功。此外,越南消費者對促銷和折扣活動非常敏感。

總結與拓銷建議: 總結來說,越南零售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但競爭也相當激烈。成功進入該市場的關鍵包括:

1.適應越南消費者的需求,強調品質、價格或文化特色。

2.制定數位營銷策略,利用線上渠道吸引年輕消費者。

3.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信任,以提高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4.與當地合作夥伴合作,瞭解市場規則和法規。

最重要的是,不斷監測市場動態並靈活調整策略,以確保在越南這個充滿機會和挑戰的市場中取得成功。

機械四乙 丁韋誠

今天聽到學姊的報告後,讓我更加了解越南的相關情況,我自己沒有去過越南, 也並沒有對越南有過甚麼認識,唯一的認識可能也僅存著曾經歷史課上的南北越戰爭而已,但很多的情況其實不只是越南如此,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因為他們的文化背景,國家的成長歷程,有沒有被殖民過,當地的地理特色,國際上的交通位子,各式各樣的因素都會使其擁有不同的優點和缺點,就如同學姊所說的,台商在越南的投資中,加工製造業佔了 8成之多,因為當地的情況,更適合我們將這種類型的產業投資到越南之中。

我自己的情況比較特殊一些,我曾經的同學們,如今都已經在各個公司中上著班, 所以我會比較了解一些,目前我所就讀科系的一些公司情況,以前沒有過多的了解太多新南向相關的國家主要也是因為此,就拿仁寶來舉例,目前很多台灣科技的廠商幾乎都還是在深圳或是崑山中設廠,仁寶幾乎算是第一間在此設廠的公司,我這個科系畢業的,曾經也幾乎都是到這兩個地方去出差,可到了近一兩年,仁寶在泰國的公司也開始越做越大,很多的科技業公司也都開始在越南設廠,因為人力的成本大陸漸漸的也越來越高,加上政府間對新南向也有了很多優惠的政策,不論是在稅上面還是在外銷上,這也算是為甚麼我會選擇這門課的原因,不僅是為了學分,也是為了在未來工作上能有一定的認識基礎。

不過學姊所講的其中幾點是讓我覺得比較有疑問的,就像是雖然說外資去越南開店需要找當地人一起合作,但如果在越南開公司的話,不需要聘用一定數量的當地人嗎,就拿菲律賓來說,會有規定公司中需要聘用一定比例上的當地人,藉此來保障當地人的工作權利,後來我去查詢好像也沒查到相關的資訊,如果目前沒有此規定,而之後越南才設法的話,不就會導致非越南本地人在越南工作還是會有一定程度上的風險。

在演講的最後,學姊有特別講到無現金支付這點,現在好像越來越多的國家都 始無現金支付了,我所去過的地方中,最完善的應該就是中國了,在中國幾乎 有的地方都是不收現金的,除非收整數,因為不找錢,到哪裡幾乎都是微信和 付寶,可無現金支付這點在台灣好像並沒有過多的在進行,反而更多的是走向多元支付,這應該也算是國家特色的一點吧。 新南向是目前的一種趨勢,我相信優先了解和適應,在未來一定會有所幫助,在 有需要前往這些地方工作時,在心裡的準備上也能比起別人有更大的優勢。

企管四甲 藍芳榛

今天很高興小英學姊來分享心得,特別是關於台灣企業如何進軍越南市場。然而學姊有提到,越南的電商市場現在有一個有趣的情況,實體店面仍然佔據著主要地位。實體店面可以細分為傳統市集和百貨商場兩大類。對於越南的顧客來說,傳統市集仍然是他們首選的購物地點。不過隨著網購平台的興起,越南的購物習慣也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店家開始關注網上銷售,並將網上業績視為重要的一部分。許多商家現在實施了線上和實體店面同步運營的策略,這樣可以讓更多人接觸到他們的商品,進一步提高了實體店面的銷售額和知名度。特別是在最近幾年,疫情的嚴峻使得人們更傾向於選擇網上購物,特別是時尚美妝、食品和遊戲等領域的網購業務成長迅速。越南的電商平台以每年25%的增長率迅速崛起,成為東南亞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另外,學姊講了一些真的很實用的觀點讓我印象深刻,首先她強調了商標註冊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企業要走向國際市場的時候。她說,註冊商標可以保護你的品牌不被別人搶注,也能幫助你建立品牌形象,增加顧客的信任。這對新進入市場的企業來說特別關鍵,因為它有助於讓你的產品或服務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還有提到了銷售准證,這在進軍越南市場時是不可或缺的。她解釋了不同商品需要不同的認證,而了解並遵守當地政府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有助於確保你的產品質量,也有助於滿足消費者的期望,提高市場競爭力。最後,學姊提到了標籤撰寫,這對於消費者來說也很重要。清晰的標籤可以讓消費者迅速了解產品的資訊,比如製造日期、有效日期,還有成分等等。這有助於建立消費者的信心,讓他們更容易做出購買決策。

最後,學姊的分享提醒我們,進軍國際市場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仔細規劃和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和標準,以及市場的需求才能帶來最大的效益。同時,建立品牌形象和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也是成功的關鍵。學姊在演講過程中實際使用電商平台的頁面,讓我們更容易理解這些平台的操作,本次演講收穫良多,感謝學姊寶貴的經驗分享。

企管四乙 梁勝奇

由於我就讀的是企管系,經常會聽到關於新南向部分,但聽到的並沒有像這次演講聽到的如此的詳細,都是處於一知半解的情況,也因為這樣,在聽這次演講的時候,聽得非常的認真且感興趣,在演講中聽到了非常多關於越南的市場部分,包括了越南的平均月收入、月支出等等的,也讓我非常的訝異,與台灣相比,薪資方面差了非常非常多,當然這些也會在物價上體現出差別,但還是感到非常的震撼。

也可從圖表中看出,越南全國的消費力都有在迅速增長的跡象,但大多數還是以大城市為主,畢竟越南雖然地廣,但多數人口還是集中在河內以及胡志明市周邊,也因此消費力的增長基本都來源於此,這也導致了有非常多的跨國企業慢慢地入駐到越南去競爭零售市場,甚至是工廠也越來越多,也因此引出了演講者有在演講中說到的,工廠供電不足,需要分批供電的問題,但我認為這些都是可以透過時間慢慢去解決的問題,跨國企業的入駐能很大程度的帶動國內的經濟水準,加上目前在東南亞國家的薪資方面相較於其他的國家還是非常的低廉的,這也跟他們還處於開發中的國家有關。

電商方面也一樣的發達,當時在演講中有聽到送出訂單三小時內可以領到包裹的部分,當下有想到是當地工廠存貨,因為我有在蝦皮momo購物網的工廠打過工,都是根據接到的訂單去挑貨裝箱,只是並沒有像演講中講到的那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送達,我認為電商的發達一定程度上也跟疫情有關,疫情期間帶動了非常非常多的線上產業、電商等等的,演講中也有講到疫情後,提升了越南人民的健康意識,健身等等。

演講ppt中有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越南人的消費偏好與習性,這是我認為如果我未來有機會前往越南開拓市場,最需要了解的,且南北部的購買偏好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差異,這些都是需要提前去市場調查的,且工廠等等的選址也是需要經過一番研究的,就比如快遞三小時內送達,肯定也是透過調查並且選址才能達到這樣的目的性,這也是我覺得我在這次演講中收穫最多的地方。

企管四丁 王承郅

今天課堂上老師請了企管系畢業的越南學界來介紹越南的文化等等,我在上這門課之前沒有接觸過任何越南的東西,包括文化,甚至連越南人都沒有認識的,所以今天一聽到老師介紹時,才發覺越南好像也沒有像以前一樣落後,光憑前幾年疫情嚴重時,其他國家的經濟都停擺甚至衰退,但越南卻還是穩定的成長,我覺得這是值得學習的地方,還有他們現在都是用線上支付,這個我覺得還好,因為他們幣值太低,所以動不動就會有幾萬越南盾,要把錢找開確實是比較難,老師還介紹的峴港的風景以及海產都是一絕的,讓我有點想去越南旅行。還提到了越南咖啡,越南咖啡跟其他咖啡的差別就在於比較濃、比較苦,所以我們沒喝過越南咖啡的人喝了容易晚上睡不著,但我覺得如果去了越南還是要去體驗一番,老師還提到了越南的很多節日都跟台灣一樣,但差別在於越南沒有放假。

越南的零售市場在城市和鄉村都非常活躍,包括傳統市場:越南擁有許多傳統市場,如胡志明市的本地市場和河內的東西湖市場,這些市場是當地居民的主要購物場所。超市和百貨公司:現代零售也在越南崛起,許多超市和百貨公司提供各種國內外商品。咖啡文化:越南人熱愛咖啡,咖啡店在城市和鄉村隨處可見,成為社交和休閒的場所;越南的電子商務市場正在快速成長,包括本土電商平台如LAZADA VIETNAM和Tiki等提供各種商品和服務,吸引了廣大的在線購物者、還有跨境電商,越南的跨境電商市場也在蓬勃發展,允許越南消費者購買國際商品。

總之,越南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其電商市場和零售市場都在不斷發展,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和方便。越南的未來前景充滿希望,值得關注。

國貿四甲 蔡婕儀

這一次老師請到小英學姊來為我們演講,這一次學姊演講的內容,讓我更加瞭解越南是個怎麼樣的國家,我對於越南這個國家並沒有太多的經驗,以往的學習經驗讓我覺得那裡是有很多工廠,沒有很先進的國家,可是這次的演講讓我了解到了用本地人的角度來看越南是個怎麼樣的國家,像是學姊有提到數位支付這方面就讓我覺得很有感觸,學姊說越南數位支付也很先進,其實我這兩個月有去日本旅行了一段時間,對於手機支付很有感觸,台灣在這點並沒有那麼的普遍,所以在學姊說他們的手機支付還算發達這點真的很驚訝。

學姊還分享了南部以及北部越南兩個不同區域有多大的不同,像是北越的河內會去理性的思考商品購買是否必須,也希望每個月的支出可以不要改變或是有太多的差距,也很常購買禮品來送長輩或是親友。可是越南南部的胡志明有很大的不同,他們相對比較個人主義,也相對北越有比較多的衝動消費,這兩點真的很意外,沒有想到一個國家的消費型態可以這麼的不一樣。

學姊也介紹越南的Grab系統,可能也像是我們台灣的Uber系統,可是他們的普及率還是比較高,在台灣可以叫計程車的方式有很多,可是沒有這麼一個相對統一的系統,也了解到越南在這幾年真的進步很多,在電子支付上進步很多,有擁有很多的電子商務平台像是學姊也有介紹的SHOPEE、LAZADA、TIKI還有SENDI讓越南人有許多電商平台可以選擇,這也代表電子商務以及數位行銷對於要打入越南市場是一件關鍵。

聽完這次演講我真的學習到了更多關於越南的事情,也從學姊的分享,了解到更多可能只有越南人才會了解的事,我也覺得學姊很厲害,因為他必須以外國企業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對自己國家擬定行銷策略,同時也要去思考自己國家的人民的需求是什麼,在工作的過程中要不斷切換角色去思考,這點真的很難,因為很難以本國人去整理出地區上的差異以及越南的發展進展,也謝謝老師邀請小英學姊來為我們演講,讓我學習到了很多,也讓我瞭解了越南是個怎麼樣的國家,以及越南的未來發展性,以及關於一些本地人才知道的許多細節。

會計四甲 陳奕叡

在過去幾年中,越南已經崛起為東南亞最具潛力的零售市場之一。這個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充滿活力的商業環境為我們提供許多啟發,也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全球化的力量。越南是一個人口多達九千萬人的國家,這意味著潛在的消費者數量巨大,而且也如學姊所說越南類似於10-20年前的台灣,因此了解這個市場的需求和趨勢對於成功進入越南零售市場至關重要。

另外,越南的零售市場是極富競爭性的。越南有眾多的傳統市場、購物中心和超市,加上近年來崛起的電子商務平台,市場競爭激烈。這種競爭促使企業不斷提升他們的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對於我們,這表明我們需要有競爭力的產品定位和營銷策略,同時也需要注重品質和客戶體驗。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在查了一些資料後,我才發現原來越南的消費者對價值是非常敏感的。他們會仔細比較不同品牌的價格和質量,然後才會做選擇。因此,在越南市場,價格戰略和促銷活動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不應該以降低品質為代價。企業需要找到平衡點,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同時保持產品質量。

越南的零售市場還受到文化因素的影響。越南文化強調家庭和社區的重要性,這在購物習慣中有所體現。消費者通常會在家庭或朋友的陪同下購物,並且他們更傾向於購買可以分享的產品。這對於市場定位和營銷策略提出了新的挑戰,我們需要考慮如何在文化上尊重和適應當地的習慣。最後,我想強調可持續性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越南的消費者越來越關心環保和社會問題,這對企業提出了挑戰,也提供了機會。我們應該積極參與社會責任項目,並開發環保產品,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

最後,我想強調可持續性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越南的消費者越來越關心環保和社會問題,這對企業提出了挑戰,也提供了機會。我本身是會計系的學生,在這四年來這點越來越明顯,甚至當我修了和ESG相關的選修課後更是有所體會我們應該積極參與社會責任項目,並開發環保產品,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

會計二甲 徐名慧

這次上課老師請來了中原大學企管系畢業的小英學姊,小英學姊分享了多關於越南零售商的現況,越南零售業近年來發展迅猛,呈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多元性和活力。

首先,越南的零售業已經進入了數位化時代。智能手機的普及率飆升,越南人民越來越習慣在線上購物。這使得許多傳統實體店鋪不得不轉型,開始投入電子商務領域,並建立自己的線上銷售平台。大多數大型零售商和品牌都已經在網上建立了強大的存在,這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方便。其次,越南的零售業也在積極迎合年輕一代的需求。年輕人是越南消費市場的主要力量,他們對時尚、品味和品牌有著高度的關注。因此,許多國際品牌紛紛進入越南市場,搭配當地設計師和品牌合作,開發出獨特的產品線,以滿足這一群體的需求。

此外,娛樂和餐飲也成為吸引年輕消費者的關鍵元素,許多商場和購物中心內都有優質的餐廳、電影院和娛樂設施。另外,越南的零售業也在不斷擴展。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越南各大城市的商業區域不斷擴張,新的商場和購物中心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些現代化的購物中心提供了一個集中的購物和娛樂場所,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然而,越南零售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高度競爭使得價格壓力增加,許多零售商必須提供更多的促銷和折扣來吸引顧客。此外,供應鏈的問題和物流成本的上升也對零售業構成了一定的挑戰。

總的來說,越南的零售業現況充滿活力和機遇,但也充滿了競爭和挑戰。對於零售商來說,要成功在這個市場站穩腳跟,就需要不斷創新,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同時也要善於應對市場變化和競爭壓力。無論如何,越南的零售業都值得密切關注,因為它在東南亞地區的發展前景令人期待。這次小英學姊的分享讓我學習到很多,也開闊了國際視野,讓我更了解越南零售商的前景及現況,也更清楚越南人在台灣的工作定位,希望未來也有機會與他們共事。

企管三丙 黃軒芸

雖說知道台灣有新南向政策,也知道台灣跟東南亞的合作關係密切,但聽演講後才發現從來沒有真正了解詳細情形,觀念也還一直停留在落後很多的時候。學姊講了很多的部分,除了台商去越南的投資狀況,也跟我們說了關於越南的經濟市場潛力,除了原本就知道的龐大消費市場,還知道政府利用政策讓投資者可以低成本設廠,卻也能幫忙讓部份較落後的地區改善經濟,也拓展了國際市場和其他國家簽訂協議。

讓我比較驚訝的是電子支付的部分,近年台灣才開始大量地進行電子支付的方式,沒想到越南也有當地的付款程式,而轉線上購物這部分其實我蠻好奇真正的成交比例,以我的認知台灣就算線上購物已經開啟好幾年了,但相比實體店,零售部分還是落差很大,很多顧客還是會選擇真正看到實體來進行購物。透過演講還更了解了越南消費者,除了因為疫情影響才導致人們更注重身體的健康。

還知道一般可分為四大族群,那時候說的是年收入5000美元,一個月平均來說是一萬多,和台灣有差距,但實際上的物價我不太了解,但物價如果沒有相對低,那我不太敢想像關於苦力的階級,尤其族群特性有強調喜歡流行,我覺得是件很酷的事。還有地區也有不同差別,我覺得台灣比較沒有這麼大的區別,就算是南部也不一定會是理性消費。

聽演講有時候會覺得越南有點像過去的台灣,也讓我知道更應該去多瞭解他們,除了學姊有說到的消費者偏好部分,並且是連政府作風都要了解,之前有聽過台灣關於把民主帶入新南向的部分,聽到一個挺有道理的問題,就是關於政府願不願意支持把民主帶進國家?我們是否真的理解對方的需求?是否應該要先以國家政府的需求為主,後續才能邁進越南的消費者市場?

企管三丙 張必智

越南是東南亞最具活力的經濟體之一,其零售市場也呈現出強勁的成長動力。作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國家,越南的零售市場不斷發展和擴大,為投資者和企業提供了豐富的機會以下是我對越南零售市場的一些想法和觀察。

強大的經濟成長:越南的經濟在過去幾年中一直保持強勁的成長,這也帶動了零售市場的發展。越南的中產階級不斷壯大,他們擁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願意花費更多的購買力多的商品和服務。這為員工提供了良好的商機,尤其是在高端品牌和時尚領域。

城市化和人口紅利:越南的城市化進程迅速推進,城市人口不斷增加。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在城市生活,他們更容易獲得各種零售產品和服務。此外,越南有大量的年輕人人,這為大學生帶來了人口紅利,因為年輕一代消費主義更加強烈,願意嘗試新事物。

電子商務的崛起:越南電子商務市場在過去幾年中迅速崛起,成為零售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線購物,尤其是年輕一代。這為職場人士提供了一個新的銷售管道,並激勵傳統員工積極尋找線上推廣的機會。

多元的零售景觀:越南零售市場非常信任,從傳統市場和街頭小攤到現代購物中心和高端精品店,應有盡有。這為消費者提供了廣泛的選擇,也為不同類型的專業人士創造了在越南,您可以找到適合各種方案和預算的商品。

文化和地理因素:越南是一個文化多樣性和地理多樣性的國家,不同地區的消費習慣和偏好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了解當地文化和地理因素對零售業務至關重要。適應當地文化和需求可以幫助工程師更好地服務當地消費者。

持續的競爭:越南零售市場競爭激烈,不僅有國內勞動力,還有國際品牌進駐。這一批勞動力不斷提高產品品質、降低價格、改善顧客體驗,以吸引和留住消費者。同時,消費者也受益於更多的選擇和更好的服務。

法規和政策挑戰:越南的法規和政策環境可能會對外國投資者產生影響。並了解當地法律是至關重要的,西雅圖潛在的問題。政策變化也可能對外國投資者產生影響,因此,及時了解政府政策對零售業的影響至關重要。

整體而言,越南零售市場充滿機遇,但也面臨一些挑戰。越南零售業務的成功進入和發展需要深入了解當地市場、適應當地文化和需求、積極創新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並遵守經營。越南的零售市場擁有巨大的潛力,對於尋求擴展業務的國內和國際工作者來說,一個令人矚目的地方。但要成功,必須保持靈活、可見和創新。

企管三丙 楊凱鏵

我要分享的是關於越南零售市場的心得報告。在這次報告中,我將回顧和分析我對這一主題的理解以及我在研究和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見解。越南零售市場的特點令人印象深刻。越南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東南亞國家,其經濟增長速度驚人。這種快速的經濟增長對於零售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吸引了許多國際品牌進入這個市場。在這個過程中,越南的中產階級不斷壯大,消費者的購買力也在提升,這為零售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其次,文化和地理因素對越南零售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越南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傳統,這對於品牌在這個市場建立聲譽和認知度是一個挑戰,需要適應當地的文化和價值觀。此外,越南地處東南亞,與中國、柬埔寨等國家接壤,這使得越南成為區域貿易的重要樞紐,也為國際零售業帶來了機遇和競爭。

越南零售市場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個令人矚目的趨勢。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越南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正在發生變化。電子商務和線上支付已經成為越南零售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為品牌提供了擴大業務的機會,但也帶來了競爭壓力,要求品牌不斷創新以吸引網絡消費者。可持續性和環保議題在越南零售市場中日益受到關注。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提高,越南消費者對於產品的可持續性和環境友好性有了更高的期望。這使得許多企業不僅關注獲利,還關注其社會和環境影響,並積極採取可持續的商業實踐。

小英學姊的知識深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對越南零售市場的了解似乎非常全面,包括市場趨勢、競爭狀況和消費者行為等各個方面。她能夠輕鬆地回答觀眾提出的各種問題,這表明她對自己演講主題的熟悉程度。我要提到小英學姊的演講激發了我對越南零售市場的興趣。她談到了一些有趣的趨勢和機遇,這讓我想更深入地研究這個主題。她的演講不僅是一次信息分享,也是一次啟發,激發了觀眾對新興市場的探索欲望。感謝學校姐的演講,我期待著更多的學習和成長機會。

企管三丁 朱逸豪

在今天學姊演講中,我不僅得知了越南國情,還得知其實在越南,有許多文化上的相似處與相異處,像是越北就有男主外女主內的想法,相異處則是像他們就沒有放一些節慶的假。在剛介紹越南的GDP及人均所得及支出時,看見人均所得才165美金,人均支出才104美金,起初的我頓時震驚了一下以為很少,但實則跟台灣的購買力是差不多的。

而學姊提到北越及南越的市場分析時我覺得十分有趣,北越人較為保守,在買東西時都會傾向買給身邊的朋友及家人,也比較有儲蓄的概念,且在待人處事和禮儀較多。南越的人性格較為開放,消費能力強,而且都是為犒賞自己,學姊提到一件趣事,在疫情發生後,北越地區的人民因為平常較為節儉,指消費必需品因此在疫情解封前過的不算太差,然而對比之下,南越的人民因為平時花錢如流水因此在這波疫情下,可謂是民聲四起。談到入境、快速通關等花「錢」買方便的話題時,發現原來越南貪汙這麼的明目張膽,連看病插隊、生小孩手術、學校教師私自開補習班甚至進入重點名校都能貪汙,真是刷新我了三觀。

接著進入到去到越南開設公司及合夥的注意事項,像是選擇當地人當合夥人是明智的選擇,畢竟在地人才清楚理解各地區的地域性及消費能力和風土民情,否則在行銷上稍有不慎就會侵犯到當地忌憚,跌入萬丈深淵。越南人很愛看電視和相關媒體網路,原以為他們喜歡漂亮、虛華的商品,實則是將廣告做為參考,還是以實體使用及觸摸後才決定是否購買。學姊也說,其實在越南,台灣製的產品十分稀少,絕大部分都是日韓及歐美產品,但是銷量最好的卻是中國大陸的產品,因為「便宜」又大碗,他們不在乎品質、良率,只要便宜、能派上用場就好,不過對於我來說,比起便宜,我更注重品質和耐用度,這樣一次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也能同時用得久。

學姊目前在科技公司上班,產品如智慧手錶、平板等行動裝置,因為近年遠距課程盛行,人手都需要一台平板,因此學姊公司鎖定中低價位的客群,不過學姊也自認打不贏蘋果這種大廠商,畢竟自家公司剛起步,還不能與大品牌相爭,不過3000台幣能買到這麼漂亮的手錶實數難得,CP值超高!

我目前還沒有去過越南,過聽完學姊的演講後,日後如果有機會去到東南亞,我得的首選就會越南!期許學姊能在未來蓬勃發展,感謝學姊今天得分享,令我受益良多。

企管三丁 鄧家杰

首先,小英學姐的演講為我們呈現了越南零售市場的整體概況。她提供了關於越南的地理、人口、文化和經濟情況的基本資訊,這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市場的環境和特點。我學到了越南的年輕人口占比較高,這為零售業提供了巨大的潛力,因為年輕人通常更容易接受新的消費習慣和產品。其次,小英學姐詳細介紹了越南零售市場的發展趨勢。她提到了數位化技術在零售業中的不斷普及,特別是移動支付和電子商務。這些趨勢表明,越南的零售市場正經歷著快速的數位化轉型,這對於那些願意適應並抓住機遇的企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趨勢。

小英學姐還談到了越南零售市場的機會。她提到了越南不斷增長的中產階級和中產階級以上人群,這些人群具有更高的消費能力和更高的消費要求。這為高端品牌和高品質產品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市場。此外,她還提到了越南的旅遊業蓬勃發展,這也為零售業創造了機會,特別是在旅遊目的地地區。

然而,小英學姐也強調了越南零售市場面臨的挑戰。其中一個挑戰是競爭激烈,尤其是在城市地區。她提到了許多國際品牌已經進入了越南市場,這使得本地品牌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來保持競爭力。另一個挑戰是物流和基礎設施的問題,這在某些地區可能會限制零售業的發展。

對我個人而言,小英學姐的演講激發了我對越南零售市場的興趣。我認為越南的經濟增長和數位化轉型為投資者和創業者提供了巨大的機會。同時,我也認識到了瞭解當地文化和市場需求的重要性,以便成功進入這個市場。總的來說,小英學姐的演講為我們提供了關於越南零售市場的深入瞭解。她的演講內容詳實,涵蓋了市場的各個方面,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瞭解這個市場的機會和挑戰。我對她的演講印象深刻,希望將來有機會深入研究越南零售市場並探索其中的商機。

好喜歡聽外國人分享自己國家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我本身也來自馬來西亞,我原以為馬來西亞的最低薪資10000台幣已經是非常低了,沒想到越南這麼低,但我不清楚越南的物價水準,我只知道馬來西亞的物價是約等於臺灣的,所以拿著最低薪資是基本不可能可以有家庭的,養活自己都很難,因為馬來西亞交通很不發達,公車可能4-5小時才一台,也只有首都有火車,所以基本上每個人都需要一台車,據統計好像馬來西亞人均2台車,總人口3000萬,車比較人還多,雖然有機車但不多,明明自己不夠錢吃飯了,但買車的錢不會省,這就是馬來西亞奇怪的現象。

以前有很多外勞會來馬來西亞做工,現在基本都沒有了,嫌棄這裡的薪資地,物價高。都跑去印尼了,導致馬來西亞非常缺人手。我還聽說很多外資從中國撤資,然後跑去越南設廠,是因為越南人力便宜嗎?馬來西亞有分東馬跟西馬,西馬是比較繁華的,所以電子錢包也是很普遍的,現金也慢慢淘汰了,但東馬,也就是我住的地方,還是現金為主,臺灣好像也是現金為主。

特教三 蕭若婕

小英學姊將越南零售市場的現況整理的非常清楚,而且還有輔佐統計數據以及訪談資料來證明,讓我深刻的了解到現今越南的經濟發展以及其未來的可能性。

這堂課叫新南向國家商情,而商情跟國情息息相關,小英學姊說如果想要賺大錢,必須先了解越南本地國情,所以市調要完善,像是產品的TA是哪些族群,要選擇哪個電商平台,實體店面應該要設在南越還是北越等等,其中我覺得最特別的是,電商平台的形象竟然跟使用者的年齡層有相關,像會用蝦皮的通常都是學生、年輕人,而Lazada就相對會是比較成熟、出社會的人,因此電商平台的選擇跟品牌想要帶給顧客的形象是緊密相連的。

除電商平台以外,南北越的消費習慣跟個性也截然不同,南越的人會比較感性和個人主義,價值觀傾向即時行樂,北越的人會比較理性、保守、傳統,在消費上比較節省,所以如果是3C產品,北越的人會傾向選擇品質好,可以用很久的,南越則不太在乎品質,如果價錢低,容易壞也沒關係。這點跟台灣有很大的差別,因為台灣的南北差異並沒有像越南這麼明顯,或許這也跟交通有關,越南的南北往來不如台灣這麼便利,所以他們才會各自發展出如此不同的民情。

學姊說經過了三年的疫情,越南人的消費習慣有很大的改變,越南的電子支付以及電商平台蓬勃發展,甚至還可以在抖音直播帶貨,賺錢的方式更加多元,消費也更便利,台商如果想進駐越南市場,門檻也會因此降低。雖然越南的經濟發展看起來前途一片光明,但他們仍然有個問題還無法完全解決,那就是貧富差距大,越南目前是呈現很嚴重的M型社會,有錢的人更有錢、窮的人更窮,政府這幾年積極的在打房還有反腐運動,希望能改善這個情況,再過個幾年也許就能看到成效了也說不定。

在上這堂課之前,我對越南的經濟完全沒有概念,也沒有機會可以聽到業界人士的經驗分享,在這次的演講中,小英學姊沒有用很多專業術語或艱深的詞彙,因此我能夠很好的去理解越南零售市場的現況,也連帶了解到了越南國情,這是我在上課前沒有預料到的收穫。

應華三乙 張紋瑄

越南零售市場 第一次演講是由越南的小英學姊來演講,主題為越南零售市場,其中也順便講解了一些台灣產品在越南市場的定位及經濟民生方面,首先是越南消費零售市場的動態,目前電商市場大幅成長,最受歡迎的電商平台非蝦皮莫屬,不過不同的平台也擁有不同的消費人群,再來是因近幾年疫情的影響,消費者的偏好轉為以健康產品為優先,帶動了健康產品的銷售成長,酒精性及含糖飲品需求下降許多,另外在銷費者偏好可以財富和壽命分為健康庶民、現實苦勞、養生貴族、炫富豪門四個族群,各族群的消費偏好和族群特性各不相同,最後是越南南北文化差異而形成不同的購買觀念,像是越南北部的話,北部人消費觀較為理性,會在消費前思考商品的必要性,但若是越南南部的話,南部人消費觀較為感性,會有衝動消費的行為也願意消費更多,藉由以上各個不同的面向,學姊帶我們逐步的了解越南零售市場的現況。

聽完學姊的演講真的獲益良多,不僅了解越南目前零售市場的現況,也大概的知曉越南的民生經濟如何,學姊分析的很詳細,從各個方面來講解像是消費者消費偏好、南北文化差異而導致的購買觀念大不同及現在電商平台的市場逐年大幅的成長,來分析目前的零售市場動態及走向趨勢為何,其中我覺得很有趣的部份是越南南北文化的差異會造成購買觀念的不同,台灣的話好像不太會。

另外,也提及的台灣產品現在在越南市場因為品質穩定、價位較高(因須經過關稅,物價提高了許多),所以消費人群大多都是知識分子及富人群,但其實也看到越南的零售市場對我們有極大的商機,要將產品拓銷至越南就如學姊在演講裡所提到需要掌握幾個關鍵要素,像是最基本的要了解越南文化、了解消費者偏好,再來就是銷售產品的品牌最好要具備國際性知名度,另外也可與當地廠商合資並雇用越南當地的員工,此外若是直接在當地設廠直接銷售當地,就不須加關稅的錢,讓產品價格相較於其他海外需經過關稅的商品低許多,讓自家的產品更有競爭力,所以若是以後想往越南發展也未嘗不可,越南擁有隱藏的巨大商機,等著我們去發掘。

應華三乙 楊采宜

今天很高興有小英學姐來介紹目前越南的投資環境,那其實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越南的經濟發展遠遠比我想的還要快速,這幾年因為大陸他們跟美國的一些摩擦以及政策上面的壓制,讓很多的臺商紛紛到東南亞去投資產業,不管是越南泰國印尼等等都有各自生產的東西,然而越南現在很著重在電商產業他們網購的人數以及網購平臺的點閱率是我們沒有辦法想像的,再加上他們現在的物流在特定的地區有提供4小時內配送到府的服務,我想這部分是比臺灣還要進步蠻多的地方,雖然他們在民生需求上面沒有那麼穩定,甚至會因為工廠太多而產生停電的情況,但是還是讓很多企業前仆後繼地趕到東南亞,只為了它以後的產業及經濟發展。

另外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加速了他們的觀光發展,現在已經有直飛的班機從臺灣到他們的中越也就是峴港,當地不僅有蠻多中國人在附近開業,同時也有很多有善於外國人的外國環境,除此之外還有人口紅利也是現在許多國家所看重的發展之一,因為現在不管在哪邊人口紅利都是處於下降的比例,但是在東南亞的人口紅利都一直維持在一個蠻高的水平,而且也是目前全世界處於一個穩定成長的狀態,為了提升他們的競爭力,現在很多越南的家庭都會把小孩送去華文學校或者是去中國、臺灣留學,那小英學姐有提到如果在越南大學畢業一個月大概是5000多臺幣左右,但是如果今天你會講華文或是其他國家的語言,這樣的話一個月的薪水大約可以上升到一萬多左右。

我們班的越南籍同學有分享說,現在其實學習華語是一個趨勢,有蠻多他的同學都在學習華文,而且從臺灣的學校畢業回去後也比較好工作,同時也能找到較高職位的工作,升遷速度也比一般人來的快,我想這就能解釋為什麼現在有很多越南同學都會來這邊讀書,不僅可以學習華文,同時也能了解我們的文化,這樣在他們的外商公司裡面就可以擔任一個銜接的角色,一邊銜接越南公司一邊也可以銜接臺灣的公司,因為現在各個公司都在招募人才,而有更多公司發現了東南亞現在的商機,因此非常需要有東南亞人而且會說華語的人,來協助拓展公司的市場,再加上現在臺灣人不願意外派到東南亞的情形也很多,會講東南亞語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讓我不經覺得現在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很重要之外,更多的是能夠增廣自己的見聞,因為現在公司有很多外派的需求,去外派之前應該要先了解各個國家的民俗習慣以及文化特點,才不會不小心冒犯到別人的禁忌,除此之外也應該把握機會去各個地方看看,不要去抗拒外派的機會因為我相信她一定可以學習的比在臺灣工作還要多。

應華三乙 沈姿瑩

越南加入國際貿易組織WTO後,拉開越南零售市場商機的帷幕,吸引越南國內外企業投資者躍躍欲試。2000年越南零售市場年成長率高達25%,已佔全球第一位。隨著國際大廠商進駐,Saigon Co.op、Bach Hoa Xanh等等,使越南零售市場蓬勃發展。

隨著越南人民消費能力提高,對於產品需求也是逐步增加。與其他發達國家不同,越南產品涵蓋城市和農村地區的雜貨和非雜貨產品,因此越南國內非正規零售業者依然擁有強大立足點。越南零售市場產業多種多樣,從攤販等傳統方法到網路售賣,非正規零售業者的價格通常低於正規零售商,因為非正規零售業者許多產品由鄰國手工運送,因此可以比正規零售商減少不必要的稅收與運營成本。

那麼越南消費者都買些甚麼呢? 雖然越南人民消費能力逐年增長,但人口收入水平仍然偏低,因此消費市場主要由食品零售業主導。越南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賴農業,大米是主食和主要出口產品,其他值得注意的出口產品包含海鮮、咖啡、茶、胡椒、蔬菜、水果、甘蔗和腰果。未來幾年,隨著基礎建設改善,越南國內電子產品需求強烈,三星在越南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心得:越南,是我比大部分台灣人都熟悉的地方。母親從越南遠嫁台灣,19歲結婚20歲生下了我。自出生起每三年便會回越南一個月,那裏的環境與生活習慣的改變我,也能深切感受到,我該如何利用這項優勢去拓展自己的產業呢? 首先,我在越南有親人,加上母親的家鄉目前還算農村,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因此我打算在附近進行創業吸引客群,雖然農村消費能力比市區低,但是我想先做口碑慢慢起家。其次,透過小英學姊介紹與參考網路資料後,我認為現在大牌零售商雖然很多,但是都集中於市區,因此我會嘗試進入企業學習,拿著資金與技術將我的產業做大做強。最後,我希望我的產業方向能著重在生活日常便利性,因為今年暑假我回越南時,才發現鄉下很多事不方便,錯過吃飯時間就沒有店還開著、熱水器與馬桶水箱沖水系統未普及等等,都是我想擴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