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消息information

2023/09/18 你應該知道的越南文化與風俗

  • 發佈日期 : 2023-10-16
  • 資料來源: 越南面對面
  • 瀏覽人次:4831

演講者 : 阮瓊妝

就職 : 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助理教授

演講心得

會計四甲林宛靜

今天老師邀請了一位來自越南的姐姐來校園進行演講,她的演講內容讓我對越南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她的分享中,她提到了許多有趣的事情,讓我們感到非常興奮和好奇以及有趣。

首先,她分享了越南的飲品文化,特別是各種奶茶和咖啡。她說越南有許多不同種類的奶茶,每種都有其獨特的風味和口感。而越南的咖啡也很有名,據說有一種叫做越南濾掛咖啡的特殊方式,可以製作出濃郁的咖啡,讓人回味無窮。聽她講述這些飲品,我不禁想嚐一嚐,看看它們和我們平常在台灣喝的有何不同。 除了飲品,學姐還分享了越南的街頭文化,這讓我們感到非常興奮。她說,在越南,街頭小吃攤位是一個重要的文化,人們經常在街頭品嚐各種美食。這種文化不僅提供了美味的食物選擇,還讓人們能夠更好地融入當地社區,感受到濃厚的人情味。她強調,如果你沒有在越南的街頭吃過東西,那就不算真正體驗越南文化。這點讓我想起了台灣的夜市文化,雖然不盡相同,但也有一些相似之處,都是提供美食和社交的場所。

在學姐的演講中,她也提到越南的物價相對較低。這讓我們對越南的生活成本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讓我們對去越南旅遊或居住有了更多的考慮。此外,她分享越南人的一個有趣的文化,就是他們喜歡在喝酒時加冰塊。這種喝酒方 式讓他們的飲料保持涼爽,並增加了社交的趣味性。我們也在台灣常常加冰塊,所以這點讓我們感到有些親切,顯示出文化之間的一些共通之處。

總之,今天的演講讓我們更了解了越南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讓我們對越南產生了更多的興趣。希望有機會能夠親自去越南體驗一下這個充滿多元文化和美食的國家。這次演講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們更廣泛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這對我們的成長和教育都是一個寶貴的機會。

企管四丁 許姝蕙

很開心在這次演講認識到很多不同面向的越南,在過去的印象僅僅是越式料理以及越來越多的越南人成為台灣所謂的新住民或國際移工而已,但在這個演講中認識到越南的飲食以及文化甚至是風俗民情,講師都很詳細也很細心地講解了,從中發現其實越南跟台灣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同樣因為過去殖民的背景,在飲食或文化上多少都會有承襲殖民國家的風俗民情,像是法國麵包或咖啡大多是過去殖民國家的習慣,最後留在當地再加上越南本身的偏好,而形成特有的文化,而且發現我們同樣都有小菜的文化,並且在食材上的選擇,跟台灣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雖然根據料理的手法會有所不同,但大多可能是台灣餐桌上也會出現的料理。

在講師介紹的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鴨仔蛋,對於我們來說吃生雞蛋可能就已經是很大的極限,可是鴨仔蛋是已經半成形的受精蛋,雖然講師說對身體很好,但我可能對於這個還是抱持不敢恭維的態度居多。再來是文化的部分,講師提到街上滿滿都是摩托車並且平均速度只有四十公里,想想都覺得堵塞的狀況真的是很嚴重,而且又充斥著各種喇叭聲我想每天的上班路應該都是令人煩躁的過程,換個方向想雖然中原周遭也常常塞車,但至少不會有連續不停的喇叭聲,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還有酒駕這件事也蠻有趣的,跟以前的台灣一樣,在交通上的規定比較沒有那麼嚴格,甚至還可以透過賄賂警察的方式規避罰單,雖然跟現今的台灣差很多,但這就是他們一個特別的文化,然後也從講師了解到原來越南的大眾運輸相較台灣沒有那麼發達,但他們也發展出類似uber的摩托車版本,感覺超級特別,如果有機會去越南也可以去體驗看看的一項文化,還有越式的傳統服裝,也很好奇布料的具體材質是如何,因為從頭包到腳的形式,放在氣候接近的台灣看著就覺得十分悶熱,但對於他們卻是日常的衣服,想想都覺得很特別,當然講師也很可愛的分享因為在台灣穿太顯眼,所以後來就沒穿了的有趣故事。

當然最喜歡的其中一項是坐在街邊的文化,感覺跟三五好友買幾杯飲料,就可以很隨興的坐下聊天,不需要多正式的位置,簡單的幾張板凳就可以坐下聊天一整個下午,如同講師所說的,去越南一定要體驗,這樣才有融入當地的感覺,如果有機會去的話這可能會是我必須體驗的行程。

總之,透過這個演講學到很多關於越南的文化,對於新住民以及外籍移工越來越多的台灣來說,多了解對方的文化也不是件壞事,反而可以更好的尊重彼此的差異,促進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我們有更好更融洽的交流以及相處。

企管四丁 申倩瑜

今天的課程老師請到阮瓊妝學姊來跟我們分享關於越南的文化,阮學姊是越南河內人,在越南認識她現在的丈夫後,便來中原大學讀書,之後便在台灣生活。阮老師的介紹十分豐富有趣,他在開頭提到越南是世界第二大產出咖啡豆的國家,且他認為越南雖然外銷許多咖啡,但知名度卻低於中南美洲的咖啡豆的原因,可能是因大量生產而導致品質的不穩定,以及大眾可能對於越南咖啡的特殊味道無法適應。

在越南當地人非常喜歡坐在路邊吃食物及喝飲料等等,這種文化我覺得蠻酷的,跟台灣的路邊攤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又與台灣不同,阮老師也提到台灣人的手搖飲料店基本上都是外帶,而越南人因為太愛聊天,因此他們會選擇在店外面做著喝。下次如果有機會去到越南的話,我一定會去體驗看看。越南也有喝酒的文化,但不太好的地方是大多數的越南人不太在乎喝酒不開車這件事,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罰錢很少,也因為如此他們騎車開車也很常闖紅燈或是不戴安全帽,也因此路上警察很多,但如果被抓透過給點小錢或是請杯咖啡可能就能離開,甚至如果你是外國人更容易被放過。

在飲食方面,越南也有許多特別的文化,像是他們的老一輩很喜歡藥酒,像是將蛇或是人蔘放入酒裡,他們相信喝泡越久的酒對身體越好,也會拿來宴請較特別的客人喝;他們也很愛配生菜,例如紫蘇、羽葉福祿桐、艾草、豆薯等等的植物。這些植物除了吃以外,還有許多功用,像是紫蘇,他們在生病時會煮稀飯搭配紫蘇,且紫蘇也能放在臉上敷,能使皮膚變白;而羽葉福祿桐則是可以刺激乳腺,讓乳腺不塞。而像是鴨仔蛋、蟬蛹、蚱蜢這些一般人較不敢體驗的食物,他們則是從小吃到大,他們認為這些食物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而在越南人的廚房則有一些必備的食材,像是香茅、魚露、香菇、花生、蔥、辣椒、蒜、檸檬等等。他們當地的傳統市場與台灣不同的是,他們幾乎每天都會營業,且營業到晚上7、8點,甚至在南方還有特別的小船水上市場。

在交通方面,他們沒有像台灣這麼方便有YouBike、GoShare或是高鐵等等交通工具,也因為他們國家狹長,所以他們推出可以躺著睡的巴士及火車,在路上也有摩托車型態的計程車及Grab,這兩種交通工具則是非常適合我們觀光客到越南需要移動時可以選擇的。

透過這次的分享,了解到非常多關於越南的文化,之前有看過關於越南的旅遊影片,便很想去越南旅遊,經過此次介紹,對越南有更多的了解,也期待未來有機會可以親自去越南走走。

國貿四甲 曾郁娟

對於大部分沒去過越南的人來說,第一印象一定是越南咖啡、河粉和鴨仔 蛋,其中越南咖啡和越南河粉是最具代表性的越南美食。越南咖啡與世界上其他種類的咖啡喝起來有很大的不同是因為裡面加了煉乳,而且是很多的煉乳,雖然這樣讓它喝起來比一般咖啡還要甜很多,但同時也可以獲得滿滿的幸福感,雖然有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咖啡裡也有加煉乳,但感覺跟越南咖啡比起來總是少了一個味,在我心中最正宗的煉乳咖啡就只有越南咖啡了。

還記得上一次回外婆家時我們嚐了許多道地小吃,其中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在當地的餐廳早上就有在賣牛排了!當時每天早上媽媽都會請舅舅帶我和妹妹去吃早餐,有一次進去一間餐廳發現竟然一大早就有供應牛排後便馬上點來試試看,越式牛排叫做Bò Né,這道菜跟台灣夜市的鐵板牛排非常相似,差別就在於越南牛排的配置只有牛排、蛋跟少許洋蔥,不像台灣牛排會加黑胡椒醬或蘑菇醬,也不會加麵在鐵板上,只有桌上擺放的調味料讓客人自行 DIY,主打的可說是吃牛排本身的原汁原味,由於吃完實在是被驚艷到了,導致我們之後好幾天都點相同的菜色呢!另外,我個人非常喜歡的街頭小吃還有炒玉米 BA*P XA.O 和煎火鍋料,這兩個都是我們到越南時非常常吃的街頭小吃,也是比較少在其他東南亞國家會看到的料理。

上一次回到越南除了拜訪很久不見的親戚之外,很大的原因也是為了參加表 姐的婚禮,而這也是我第一次參加越南式道地的婚禮,表姐的婚禮是採用較傳統的方式,像台灣的流水席一樣辦在自己家附近的空地,然後有個小小的舞台讓主持人進行場控,在宴會尾端也會有親戚伯伯們上台高歌一曲,整個婚禮的氣氛可說是非常熱鬧,我們也玩得很盡興。因為疫情加上父母工作的關係,繼我們在上次回去後已經很久沒有再到越南了,期待下次回到越南可以嘗試更多新鮮有趣的事物和美食!

國貿四甲 陳氏晨愛

越南有一個很特別的文化就是street coffee culture:政府接受人們喜歡,所以一直存在越南文化。天氣熱,不過跟朋友邊喝茶,邊聊天,邊看路邊風景,這是非常特別的文化。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比較想在冷氣下面欣賞沒咖啡,飲料。但對於越南人,他們會覺得street culture 會帶來friendly 感覺 。對人友善,對自然友善,也能知道附近發生的一切。

學姐也分享了一些越南主重咖啡: Robusta and Arabica,也分享越南咖啡廳常見的咖啡:白咖啡(cà phê sữa), eggs coffee, coconut coffee… .. 。越南咖啡會比較甜,而且如果是白咖啡就會用煉乳。泡咖啡方法是使用咖啡滴漏壺,這樣讓客人覺得等每一滴咖啡出來很特別,而且有咖啡味出來,真的很好喝~她分享過她住在種很多咖啡的地方,所以對於咖啡有一些了解。

越南一些食物:河粉,法國麵包,生春捲,炸春捲。這些其實早午晚餐都可以吃的,還有越南人會有吃生菜,所以學姐也提到了怎麼洗生菜會比較好的。

越南交通方面可能比較亂一點,沒有台灣那麼多紅綠燈。越南左轉會直接左轉,臺灣路比較大比較多人一定先到左轉格子才能轉。越南沒有路邊劃個停車位,只要不要擋路,停哪都可,不會有吊車的事情。但台灣有,你隨便停車,停在違法地方,一定被吊走,被罰錢還有臺灣發生車禍,不管有沒有受傷第一件事得打電話給警察。但這越南就沒有

藥酒:蛇酒是越南人非常喜歡泡的一種酒。還有人參酒,紅棗枸杞酒。。。這些就要放久一點才比較有味道,比較好喝。學姐分享了在內壢附近的一家越南美食:月香小館,我有吃過還不錯吃,不過價錢後來有漲價了

印象最深的是最後學姐有講“Appreciate the similarities Respect the differences.” 每國家都會有自己文化,所以要respect, 不要覺得那是奇怪。最後感覺學姐英文,中文都很好。也知道學姐有在學校教學,如果有機會一定會去旁聽學姐的課。表達能力也超強,演講吸引觀眾~~謝謝學姐花一點時間來分享越南和台灣一些差別

應華四乙 范氏賢

很開心老師邀請到阮老師Mio來跟我們分享「越南飲食與文化」。首先老師有跟我們簡單自我介紹,她已經在台灣9年了,同時也在我們中原待了9年。老師的男友是台灣人,他們倆在2017年結婚。老師為我們介紹了很多越南的美食文化,因為我也是越南人,所以老師介紹這些我很贊成。

首先是飲食文化,對越南人而言,咖啡就如同紅酒之於法國、啤酒之於台灣,是一種生活必需品,也成為一國特有的文化。在越南餐廳以及咖啡廳一定可見其蹤跡。越南咖啡指的是一種飲品製作手法及飲用方式,通常使用口感較苦澀的羅布斯塔 Robusta 咖啡豆(市面上兩種主要咖啡豆品種之一,另一種是等級較高的阿拉比卡 Arabica 咖啡豆)。除了傳統咖啡,老師也跟我們介紹了雞蛋咖啡、冰咖啡奶和椰奶咖啡。我是一個不喜歡喝咖啡的人,所以我沒有很了解,可是有嘗試過,我發現越南的咖啡比台灣咖啡濃,也比較像香,回家煉乳或牛奶,而且都喝冰咖啡。老師也介紹越南人很喜歡在路邊喝咖啡。在越南路邊,許多人坐在矮凳上,配著一杯咖啡,這是越南常見的景象,因為越南天氣很熱,家裡不一定有冷氣,坐在路邊吹著涼風,配上一杯冰咖啡,是人間一大享受。加上路邊的咖啡比咖啡廳的便宜許多,因此越南人通常選擇路邊咖啡店。

接下來,老師也介紹越南人喜歡喝酒時吃的東西,其實我覺得不管有沒有喝酒,單吃也很好吃,不一定有酒才能吃這些。雖然這些下酒菜很好吃,但是我有個建議就是如果你肚子本來沒有很好就不要吃,有可能會拉肚子。老師演講中也提到越南人很喜歡泡酒,就裡面回有一條蛇,蛇蛋,人參或是各種各樣的奇怪動物,藥品。其實在越南,我爸爸也有這種酒,他從台灣把高粱酒寄回去然後跟蛇,蛇蛋一起泡。爸爸是說泡越久越好喝,可是我看到就很害怕。

老師提到越南本身擁有極具特色的飲食習慣與文化,相較於台灣菜餚,越南菜的口味較為清淡,以少油少鹽的方式烹煮,較喜歡吃酸與甜,與台灣當地改良過的越式料理相當不同。越南最常見的食物就是河粉,雖然在台灣也常能在越式餐館見到河粉,但口味卻是十分不同,最大的差別也許就在桌上那盤生菜,有幾樣提味用的菜甚至在台灣不曾看過,搭配河粉一起端上桌的經常就是這麼一大盤的生菜及許多檸檬片,往往在吃到河粉前,都必須先經過五分鐘的拔菜步驟,依照各人所希望的口味去調配香菜、生菜與檸檬的比例。我自己覺得,真的要去越南,嘗試當地的美食回來台灣後就會發現在台灣吃越南美食的味道差很多。有時候還覺得,在這邊開越南餐廳的人,是會煮飯就出來賣越南食物了,味道根本不怎麼樣。

其實老師也介紹了很多在越南的一些文化比如是:越南的市場,幾乎每個地方都會有,而且都從早晨開始;越南的一半衣服,其實這些衣服真的在越南很普遍,很多人喜歡穿,但是都是有年紀的阿嬤,媽媽他們穿而已;越南的婚禮,在我家越南那邊還是在家裡前面辦理婚禮,有兩天,第一天的晚上親朋好友會一起唱歌,跳舞到很晚。

演講中,老師也提到越南的交通,我自己覺得很複雜,在高峰時間很會塞車,但是在台灣他們會冷靜地等待,但是在越南會人擠人,誰快就可以往前進,有人還直接衝上行人道。我離開越南大概5年,今年暑假回去,越南的交通還是一樣,很混亂。雖然有紅綠燈,但是根本沒有用,過馬路的人還是會直接過,只要你敢一定會有人讓。台灣有Uber,有很多app叫車,越南也有,但是我們比較特別是除了汽車還有機車。我回越南時有嘗試過,載我的那位有點可怕,騎很快,而且會彎來彎去希望趕到地點快一點。

老師還介紹了很多東西,我覺得現在越南是一個正在發展的國家,很多東西還需要改進,但是越南是一個很值得你們來走走看看,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工業三丙  鄭佳玲

今天聽老師講了很多越南文化,我發現我真的很不了解越南,聽完講師分享會想要去越南看看,我最期待去做的事是可以在那邊騎車按喇叭,我在台灣考到駕照以來從來沒有膽子按,因為看了很多按喇叭然後被別人揍的新聞,所以我好想去體驗看看,可以放心大膽按喇叭的地方。不過他們開車觀念感覺不太好,雖然喝酒沒罰很重,不過台灣雖然罰很重,但還是會有犯法的人啦,抱持僥倖心態的那些人真的很討厭,我覺得我還是不能接受喝酒後還開車,不管哪國人都一樣。

越南飲食方面的文化,我之前有在中壢夜市買過法國麵包吃,味道感覺起來很普通,不知道真正越南的吃起來怎麼樣,想試試正統的,光看圖片就感覺很讚!還有咖啡也是,完全不知道越南是全世界咖啡世界產量第二大國,我覺得最酷的是,他們會自己發明一些新口味,很有創意!還有早餐文化我也想去體驗看看,聽講師說他們口味超多元,而且還有各式各樣的食物,想試看看河粉!講師有提到我們看來很恐怖的美食,像鴨仔蛋、蠶蛹,我真的完全不敢嘗試,這樣講很抱歉,但真的看起來超可怕,如果要吃可能要等我來生變成越南人了。

直接在路邊坐著喝咖啡的文化很酷,通常我們只有夜市那種會有路邊吃,他們好像其他食物也會,而且他們很愛聊天,我好嚮往愛邊吃邊聊天的人喔,每次跟朋友吃飯大家都只會滑手機,直接被科技冷漠,好難過!我覺得他們好有人情味,真羨慕!

他們的穿睡衣上街文化好想體驗,而且感覺超級舒服啦,有點好奇一件事,穿出門睡衣是直接醒來就穿出門嗎,還是會換一套新的再出門,雖然在台灣不太會有人穿睡衣出門,我頂多就去家裡附近便利商店的話會能穿睡衣去,因為懶得換,其他地方我就不行了,畢竟還是會在意別人眼光。他們的絲綢很便宜又漂亮我好想去買,我很喜歡可以用在身上披的那種布類,很震驚絲綢很便宜的部分,台灣應該直接貴到我不會買了吧。

在交通工具方面,我覺得他們很棒的點是上面居然有床,聽起來也太棒了吧!像是火車跟遠途巴士,這麼棒的文化我一定要去體驗看看阿,有機會真的想去越南試,想想就覺得台灣也需要這種東西啊!

今天聽完這個講座感覺我認識越南的好多意想不到的文化,好喜歡這次的課程哦,聽得很開心!

工業三丙 侯文妤

今天是我第二次聽越南人分享他們的生活,因為想好好瞭解有關越南的相關文化,所以真的聽阮老師的演講。第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阮老師介紹有關越南咖啡豆出口是全球第二多,這讓我很驚訝,因為一般其實對台灣人來說很少聽到來自越南的咖啡豆,大部分都是聽到可能來自南美洲或非洲的咖啡豆,幾乎沒聽說越南的咖啡很有名,但也許是因為台灣人喝不慣阮老師所說的越南咖啡偏酸,所以台灣才不常見,而且阮老師還介紹越南咖啡豆有兩大種類,而且雖然偏酸和偏苦,但他們獨特的喝法是加煉乳,這對我一個不喝咖啡的人來說簡直非常驚艷,台灣人可能喝咖啡是加各種不同的鮮奶,但對我來說越南人獨特的加煉乳喝咖啡方法非常新鮮!

接下來第二個印象深刻的點是有關他們的飲食文化,確實常常聽到一些比較恐怖的食物都是來自東南亞,但其實也是人家的傳統食物,只是台灣人比較不敢嘗試,再加上飲食習慣和氣候的不同,導致台灣人有時候去到東南亞國家容易水土不服,但老師這次介紹一些比較不一樣的食物面,例如他們的早餐都吃河粉或是粥等等的清粥小菜,以台灣來說北部人習慣早餐都吃早餐店的蛋餅或是漢堡、鐵板麵等等,而南部人則習慣吃跟越南較為相似的清粥小菜,其實以飲食來說,我們的相差不大;再來是老師說他們越南習慣大家都坐在地上吃飯,這點倒是與台灣人不大相同,我們比較習慣把菜放在桌上,一方面是衛生另一方面則是習慣,但如果我們要跟越南人們一樣的話其實是沒問題的,畢竟有時為了方便也是會選擇坐在地上吃飯,且其實坐在地上會比坐在椅子上還舒服。

第三點印象深刻的是越南的交通,其實越南的機車數量不亞於台灣,交通亂象我相信也與台灣是差不多的,唯一比較不一樣的是老師說越南的警察會收人民的賄賂,雖然不知道台灣與越南警察的薪資差距是多少,台灣警察是為了業績而捕捉違規,但越南的警察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在台灣其實不會有警察接受人民的賄賂,而台灣的老百姓也不會想拿錢賄賂警察,台灣人看到警察雖然沒做壞事,但自然而然就會有點敬畏之心,更別說拿錢賄賂。

第四個印象深刻的是老師介紹有關越南的遊玩景點,在這堂課以前我真的不知道越南的景點有這麼多,但經過這堂課後我才知道原來常常在網路上的小短片看到人家拍的漂亮景點是越南的佛手,還有越南的下龍灣也是一個很漂亮的景點!但比較可惜的是因為時間的關係,老師沒辦法介紹更多有關越南的景點,因為我其實也很好奇越南本地人會推薦觀光客去哪個景點遊玩,甚至是越南的隱藏秘境,希望之後的課可以有一堂是介紹關於越南的景點,我會很有興趣更多地瞭解越南這個國家。

企管三甲 何芊蓁

老師從越南來到台灣讀書,再到後來成為台灣媳婦,我覺得老師的適應能 力很強,對於不同國家的生活方式也有很高的接受度。我自己也有到國外讀書 一陣子的經驗,深知面對文化衝擊一直是身處異國必要練習的課題,當然其中 有容易接受跟需要花點時間適應的文化差異,但感覺得出來老師都一一克服 了。

我很喜歡吃越南河粉,但是我沒有去過越南,不知道真正道地的越南河粉 嚐起來應該是什麼味道,不過老師說附近有一間還不錯,有空可以去嚐嚐看。 老師很用心上UberEats 找了那間餐廳的菜單跟我們分享,但其實從言語間可以聽得出來,即使在台灣可以吃到越南料理,也比不過越南真正在地的食物。

越南跟台灣的差異也可以從服飾上看出來,老師說他們在家很習慣穿睡 衣,出門也不會刻意換掉,因為穿著很舒服,而且大家也都這麼做,但是在台 灣因為習慣不同,老師就不敢穿出門。我覺得越南的旗袍很美很好看,不過聽 說是高中生才會穿的服飾,很特別。老師講了很多有關越南跟台灣的差異、越南飲食習慣、台灣的越南食物等等,整場分享聽下來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老師說越南人喜歡和朋友坐在路邊喝飲料、聊天,不太確定是不是因為越南的氣候比較宜人,或只是越南人的習慣。我一開始其實蠻驚訝的,我自己會覺得坐在路邊太久即使天氣不那麼悶熱,也會因為吸到路上來往汽機車排放的廢氣而感到不舒服,而越南人很喜歡在戶外待著。我覺得很特別,也想親自到越南去看看路邊的座位到底有什麼魔力讓大家都這麼喜歡。我也猜想他們夏天應該不太會中暑,因為在台灣夏天室內冷氣開很冷,戶外又超熱,進進出出常常會導致中暑或者熱傷害,在越南應該比較不會發生。

身處異鄉,即使很喜歡現在落腳的地方,有時候還是難免會想念家鄉,我 很佩服所有飄洋過海只為求學、求職打拼的人們,克服種種困難及差異,他們 要付出的努力是其他人的好幾倍。我自己是從南部上來桃園念書的,即使跟家 人沒有時差,離家其實也不算太遠,還是會很想家,何況是要搭飛機才能回家 的外國人們,大家都辛苦了。聽完老師的分享,我覺得我對越南的瞭解又更多 了一些,謝謝老師。

應華三甲 高才絪

講座開始前,就很期待這次的講座,越南對我來說是一個常常在生活中聽見的國家。我的父親在越南已有幾十年的工作經驗,由於經營公司的關係,他時常在越南各地造訪,也從他口中聽聞了許多故事。講座中有講到越南人喜歡坐在街道品嚐咖啡這個景象,我覺得特別的寫實,完全就是當地的文化,而我父親非常喜愛喝咖啡,他也描述過越南人喜歡坐在街頭喝咖啡,所以聽到這一段也覺得很有趣,另外我也蠻喜歡他們這種隨意輕鬆的態度,在每個大大小小的街頭中,都能成為他們無邊無際的咖啡廳,不用刻意到某家咖啡廳,被透明玻璃侷限在其中,彷彿整個街道都是能入他們眼中的風景。相較之下的台灣,就比較沒有這種感覺,大家的生活步調都非常緊湊,也比較喜歡往繁華美麗的地點遊玩。

在我身邊也有許多來自越南的人,他們很喜歡親自做一些食物與大家分享,像是酸酸辣辣的涼拌,還有甜甜的西米露等,我也吃過包著腰果的粽子,吃到這些食物總會有特別的感覺,這些食物其實是平常就會吃到的,但他們都會融入越南的特色食材在其中,吃到時都很驚艷,覺得這樣的口味很熟悉又有點陌生,真的很有趣。因此他們的飲食文化也相當吸引我,河粉、法國麵包、春捲等,也時常是我們餐桌上會出現的。

有機會去越南的話,也蠻想親自去體驗當地的生活,相較於近幾年相當熱門的旅遊景點日本韓國等,我會更想去擁有異國風情的國家,跳脫有別於往的風格,盡情的去探索不一樣的世界。我也有一位蠻喜歡的旅行家,他會將旅遊的過程中藉由影片紀錄下來,而且他時常單獨前往其他國家,他去原始部落、貧民窟、冷門的城市,拜訪當地的居民,傾聽他們生活的不易,透過他的鏡頭,讓我有一種相當震撼的感覺,出現好多無法想像的畫面,也看見每個國家真實的樣貌,與其說說他在旅行,我認為更像一次又一次的壯遊,在過程中挑戰自我,認識自己,感受自己的心。

我也很欽佩這位阮老師,她能夠在不熟悉的國家慢慢提升自我與成長,克服所有的不適應,並且能站在台上與大家介紹著自己的家鄉,散發出很自信、擁有包容心的態度。在簡報中看見許多和我們不同的文化,有些看起來新奇讓人想嘗試,有些則讓人詫異,像是他們的食物之一鴨仔蛋,但不管我們的感受如何,都應該要去尊重所有文化的差異性,不要總是先入為主的去評論,我們可以試著摘下有色眼鏡,用真誠的態度去聆聽去思考,放下所謂的偏見,保有理性的態度,以敞開的心胸去溝通交流,或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應華三甲 李玟欣

  越南,一個正在逐步成長的國家,現今的台灣人對於這個國家最大的印象或許是它出口的移工,具有強大勞動力的同時,或許參雜著許多對它的負面印象。但是,撇除掉這些移工的負面印象,越南是一個相當古老的國家,融合中國及法國的文化,交錯出了中西合併的特色文化。

在第一次的演講中,我收穫了許多。原本的我對於越南這個地方不甚了解,對於越南不外乎就是些刻板印象,或者,說得更難聽些,我印象中的越南並不是非常的進步。但是經過這次講員的深入演講過後,我才知道原來越南的百貨公司、商場、市中心都和台灣並無太多差異,該有的都有,只不過就是有些地方參雜著越南特色罷了。而在講述的越南文化中,最具特色且有趣的部分不外乎就是飲食文化。

首先是越南咖啡,在1857年由法國人傳入越南,然而,根據我對法國的了解,法國在傳入咖啡的同時也帶入了在「路邊喝咖啡」的習慣,而喝咖啡這個舉動不僅僅只是單純的喝咖啡而已,坐在路邊喝咖啡這個舉動背後隱藏的動機之一是社交、以及享受陽光。雖然兩個地區的氣候截然不同,但在長期的薰陶下,享受一杯咖啡所帶來的悠閒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也在日後漸漸成了越南街景特色之一。而在越南著名的雞蛋咖啡,竟然在挪威也有相似的款式,兩者之間相隔非常遙遠,但對於咖啡都有異曲同工的理解,屬實是特別有趣的現象。

過去我曾修習過東南亞社會與文化這門課,而在期末報告時也選擇越南飲食文化作為我們的報告題目,在經過訪談後發現,越南人的飲食習慣就如同這次的演講內容一樣,他們吃生菜居多,台灣的飲食對於他們較為油膩,但香辛料部分放的就比較重口,比如酸湯,放入羅望子、檸檬、魚露等重口味的調味料來進行烹調。此外,除了昆蟲,越南有些地區的人(多為北越)因受到兩廣地區的影響,所以也會食用狗或貓肉,這些都是越南和台灣之間較大的飲食差異。

再深入認識越南以前,我就曾經聽過越南人仰賴機車的程度遠高於其他國家,然而在更深入的研究後發現,台灣人喜歡sym、kymko、yamaha這類的牌子,但是對越南人而言honda、偉士牌是更好的選擇,因此在選擇品牌方面,即可發現兩國人相當不同的喜好。

此外,這場演講提及越南有許多風景名勝之地,讓我想起幾年前我很想去的越南山城-沙壩,之所以會認識這個地方是因為我很喜歡的綜藝節目曾經來到這裡取景,而那裏沿著山脈而建的梯田、在雲霧中繚繞的高聳番西邦山脈以及少數民族聚集的傳統聚落都深深的吸引著我,且當地因地形的關係時常起霧,做為一個特別喜歡霧氣和山邊的人,真的很希望有機會可以去一次。

地景二 袁聖玄

越南,這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以其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和深厚的歷史傳統而聞名於世。在這次老師以及講師的解說,讓我了解了這個國家的風土人情,下面我將分享我對越南飲食與文化的心得體會。

首先先介紹越南的飲食文化:越南菜以其健康和均衡的特點而受到了廣泛的讚譽。許多菜餚以新鮮的蔬菜、海鮮和豐富的香料為基礎,味道清淡而不失豐富。這種飲食方式符合了現代人對健康生活的追求。米食為主:米是越南飲食的主要來源,它在越南文化中有著深厚的歷史根基。越南人以米飯為主食,並搭配各種美味的配菜,形成了豐富多樣的餐桌風味。精妙的手藝:越南菜的製作講究精細,需要細心的手藝和經驗豐富的廚師。例如,製作越南春卷需要將新鮮的食材巧妙地包裹在薄如蟬翼的米紙中,這種繁瑣的製作過程體現了越南人對食物的熱愛和耐心。獨特的風味:越南菜以其獨特的風味而吸引著世界 各地的食客。酸辣、香甜、清淡等不同的風味在越南菜中結合,讓每一道菜都充滿驚喜。

接著說到越南的文化特色:他們的文化融合了傳統的東方哲學思想,強調家庭、尊重和謙遜。這種價值觀貫穿在日常生活中,也反映在他們的飲食習慣中。寺廟與宗教信仰:越南是一個多宗教共存的國家,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各種宗教在這里和諧共處。寺廟是越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們信仰和冥想的場所。節慶和傳統活動:越南擁有眾多具有悠久歷史的節慶和傳統活動,如新年和中秋節。這些節慶彰 顯了越南人對家庭和團聚的重視,也展現了他們熱情好客的品性。傳統藝術形式: 越南傳統藝術包括水上木偶戲、傳統音樂等,這些藝術形式展現了越南文化的獨特之處,也吸引了許多藝術愛好者前來品鑒。

最後也很感謝震岩老師能邀請能邀請來自越南的阮講師,讓她來介紹自己家鄉的文化,宗教、飲食習慣以及逢年過節的習俗,其中也有許多與台灣相似的習俗,讓我對越南又認識了不少,以及講師有介紹他們家鄉生產的咖啡,想不到目前越南也有許於他們自己的獨特咖啡,希望未來能有機會去越南的時候,也能去講師提到的地 方旅遊,以及更認識當地的文化,也讓我對東南亞有了更多嚮往。

企管二乙 邱翊茹

我覺得越南是一個充滿活力和魅力的熱帶東南亞國家,擁有令人驚嘆的自然美景、豐富的水果和美味的飲食。我在聽完越南講者生活上的經歷後,讓我深刻體會到了這個國家的獨特之處,也有了對於越南生活的一些心得。

首先,我對越南的飲食文化最為好奇,畢竟人活著是一定要吃東西的。越南菜以清新、健康、美味而聞名於全球。在越南你可以輕鬆地取代各種美食,從傳統的越南麵條(Pho)到的越南春捲,以及各種新鮮的海鮮食材,我最喜歡的是可以拿來沾春捲或是用來拌米線的醬汁,它是用魚露、大蒜、辣椒、萊姆汁、糖和水或椰子水做成的醬料,裡面還會加上一些碎辣椒,顏色是深淺不一的橘褐色,吃起來酸酸辣辣的十分開胃,魚露是他們十分常用的調味料,幾乎每道菜都會加。聽我打工地方的越南同事姐姐說,她最喜歡的是在當地街頭小攤上買到的食物,這些小攤通常提供地道的越南美食,而且價格實惠。越南人對飲食非常重視,他們總追求最高品質的食材,這也使得越南的飲食文化變得更加獨特和令人難忘。

除了日常的飲食外,講師還有提到越南的咖啡文化,在現在的社會早上來一杯咖啡幾乎是常見的事,我們平常喝的咖啡通常是來自中南美洲的咖啡豆做出來的,也是透過今天的介紹我才知道越南也有種植咖啡。其次,越南咖啡是一種獨特而美味的咖啡風味,它已經成為越南文化的一部分,也在國際間享有盛譽,越南主要種植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咖啡豆這兩個品種,但羅布斯塔豆在越南更為普遍。這些咖啡豆通常在高原地區種植,如達拉特高原和布亨省。越南的咖啡豆以其強烈的風味和香氣而聞名,羅布斯塔豆的特點是其濃厚的口感和帶有堅果和巧克力的風味,喝起來比中南美的更苦更加濃縮,所以通常會加入糖和煉乳,創造出一種稱為「咖啡奶茶」或「白咖啡」的飲品。這種飲品的味道既 濃郁又甜美,給人一種獨特的口感。

越南在泡製咖啡時,會用到特別的器具,“濾壓式咖啡”,是越南咖啡最著名的特點之一。這種方式使用稱為「phin」的特殊咖啡濾壓器,它看起來像一個小的金屬杯子帶有蓋子。咖啡豆經過粗磨後,放入 phin 中,然後倒入熱水。咖啡滴漏下來,通過phin中的小孔,直接進入一個杯子中。這個過程需要一些時間,但最後出品是一杯濃郁、香濃且風味獨特的咖啡。在越南咖啡不僅是一種飲品,還反映了越南文化的一部分。人們常常在街頭小攤或咖啡店裡,坐下 來悠閒地品嚐咖啡,聊天或觀賞風景。這種悠閒的方式被稱為「啜飲」,成為了越南生活的一部分,也吸引許多遊客前往嘗試。

另外,越南的文化也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面向。越南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成果,這在每個城市和村莊都可以。我對胡志明市的獨立宮和河內的胡志明紀念館的印象最深刻,這些地方能讓遊客 更深入地了解了越南的歷史和政治背景。另外,越南的傳統藝術形式,如水偶劇和傳統音樂,也深受我的喜愛。參與當地的文化節慶和傳統儀式是了解文化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總的來說,越南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國家,擁有令人驚嘆的美食、自然景觀、絢麗和生態的人民。去了解更多文化是為了要更加珍惜多文化,也深刻了解了生活的多種可能性,多包容其他國家的文化,把自己的文化加上他國的文化,能創造出許多火花,讓文化更多元化。

企管二丙 李欣樺

我非常喜歡今天的這一堂課,雖然我一直以來對越南這個國家都算不上熟悉,但透過阮瓊妝老師仔細詳盡的介紹,我對越南這個國家的瞭解又更深入了一點。來自越南的阮老師向我們講解了很多越南人的飲食習慣、交通方式以及風俗民情...等有趣的小知識,其中我對於飲食的部分最感興趣。

提到越南美食,有很多人會想到越南河粉、法國麵包和越南咖啡,而越南咖啡更是有無數種不同的品嚐方式。我平常對充滿苦味的咖啡是完全不感興趣的,但如果是加了大量煉乳和冰塊的越南咖啡,說不定很合我的口味;另一方面,阮老師還介紹了一款越南最近流行的egg coffee ,顧名思義是將打過的生雞蛋和咖啡混在一起喝,雖然聽起來非常新奇,但我想如果我以後有機會去到越南,應該也沒有膽子嘗試看看吧? 除此之外,阮老師還介紹了越南春捲、越式酸肉、樹薯料理……等道地的越南美食,也許不是每一樣我都敢去嘗試,但能更加認識越南這個國家讓我覺得很高興。

另外,越南這個國家其實和台灣有些相似的地方,比如我們都具備豐富的早市及夜市文化。市集在越南和台灣都非常受歡迎,人們在市集上品嘗美食、購物和社交,同時市集也是一個重要的社交場所,展示了當地的文化和手工藝品。其中最特別的應該是越南的水上市集了,攤販們會把商品運到小船上,並在水上做生意,我覺得這一點非常特別,不過老師也說了這是南越特有的文化,在北越比較難見的到。除了市集以外,阮老師也告訴我們,越南的小餐館或小茶館外面也會擺上桌椅,而越南人也很習慣坐在室外和親朋好友們一起談天說地,這樣的景象,在台灣也不難見到,這也讓我對越南生出了幾分親近感。

但是越南現今仍屬於發展中國家,因此在法規或是人民的生活習慣方面也有許多需要加強的地方。阮老師在報告中提到,在越南酒後開車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老實說這令我有些驚訝,和台灣近幾年一直加重酒駕的刑罰不同,越南對酒駕的重罰相當輕微,所以也沒什麼遏阻效果,這一點讓我有些憂心。

除此之外,由於風俗民情的不同,越南在衛生習慣或疾病管制的方面也不算落實的很全面,奇蹟的是根據阮老師的說法,越南人很少有人會吃壞肚子或是嚴重到要去醫院看病的情況發生,也讓我不經感嘆不知是天生的還是環境使然,越南人的身強體壯讓我很佩服。當阮老師在講到越南這個國家需要改進的地方時,我也不禁想到以前的台灣也是有這些問題存在的,我們用了幾十年的時間一點一滴的是台灣發展成了如今的模樣,感到自豪與欣慰的同時,我也期待著越南也能一步步的成長起來,改善美中不足的地方,成為一個發展得更全面的國家。

總之,越南是一個令人驚嘆的國家,充滿了豐富的文化、美食和自然風景。我對這個國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我能長久的記住這堂充滿意義的演講,將來有機會前往越南時,可以一邊回憶著阮老師口中的越南,一邊親身體驗這個令人難以忘懷的國家。

企管二丙 林凱臣

這次的演講讓我重新回憶起幾年前在越南的旅遊回憶,在出發前對越南的印象就是跟其他東南亞國家一樣總覺得很落後且充滿著許多宗教元素,在台灣有遇到一些越南朋友,他們的個人特色很獨特,看起來怪怪的,每個人都看起來很內向,又或著穿我看不懂的時尚,但去了之後才知道我所不知道的樣貌。

首先演講者有講到越南特色的道地咖啡,傳統的咖啡是杯子上面加模具,模具裡放的是咖啡粉和30ml的熱水,就跟一般咖啡機一樣會滴出咖啡到杯中,因咖啡會苦,所以通常會加煉乳當糖來使其變甜,也會加冰塊,這就是傳統的越南冰咖啡,但咖啡豆品質沒那麼好,以量為主,其量排名世界第二,除了冰咖啡外也有americano,加牛奶的越南白咖啡,但打發加糖和蜂蜜的蛋咖啡,還有我覺得很特別的coconut咖啡。

講到咖啡就會發現越南人喜歡坐在街邊喝咖啡,一大早就會看到這種情景,大家坐在那邊聊天,也有可能來杯冰茶,就是開水冰塊和檸檬片,除了這個外喝酒文化也是越南的重點,家庭聚會一定會有。對於酒的部分,我覺得藥酒是很特別的文化,自己家裡就有三大缸。再來要講到早市,相較於台灣而言規模小、可以在任何地方、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8點、比超市便宜,有可能在任何的大街小巷就會看到有人賣東西。吃飯習慣會席地而坐,當家裡有比較多的客人時桌子就不夠塞,那吃飯選擇也很道地,比方說會有油飯、麵、麵包、鴨仔蛋、蠶蛹,最後一個應該是東南亞都會有的特色,台灣幾乎不會見到。

穿衣方面會常使用絲綢來當材質,透氣涼爽,但滿奢侈的,然後會常穿長得像睡衣的衣服上街。其他的部分就是午覺習慣,比方說火車會附設床位,巴士有雙層且可以躺,因越南是長的,所以很需要,路上有很多摩托車,會一直按喇叭,也會直接開上人行道,所以車子故障率很高,越南沒有捷運,但有motor taxi和私人巴士或taxi,過年的時候跟台灣滿像的,有年糕、煙火、紅包,也有像春晚的電視節目,也會去親朋好友家吃飯,婚禮的部分為期2天,排場也很華人。

總的來說,了解到了許多未知的面向,也想把南越玩一次,去對照演講者所講的內容,越南有許多我忽略掉的地方,總覺得有點可惜,感謝這次的演講者,幫我補充了許多知識,越南文化是一個豐富多彩且受多元文化影響的寶庫。它深受儒家價值觀、佛教和道教的影響,以及中國、印度、法國等國家的歷史交流。我在旅遊的過程中也有感受到,雖然這次沒有特別提到,但我也覺得這些生活習慣都是與其歷史環環相扣的。

企管二丙 梁逸蓁

這次聽完阮瓊妝老師兩堂課的演講,又讓我對越南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往都是從教科書上認識到越南這個國家,但是這次的演講顛覆了傳統的方法,是用一種第一視角的方式來帶我們認識越南,我覺得這個方法比起以往僵固的教學方式,對我來說更為有趣及有用,除了很吸引我們聆聽以外,可以學習到的東西也和教科書有所區別,非常開心老師可以邀請到她來分享越南的文化。

老師在短短兩節課內和我們分享了許多關於越南的道地特色,包括鼎鼎大名的越南咖啡文化、冰茶(iced tea)、飲酒文化等等,這些都是既平凡卻又很珍貴的當地文化,此外,分享了眾越南菜當中的必備香料,像是艾草、豆薯……以及家家戶戶一定會必備的五種秘密武器:「蔥、蒜、檸檬、辣椒、魚露」還有到越南當地一定要品嘗的鴨仔蛋(Balut)以及具有特色的蠶蛹Chrysalis這些有趣的異國飲食文化都讓我更增添對越南的好奇心。

其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眾所皆知的著名特色小吃「鴨仔蛋(Balut)」它甚至還多次被國際旅客票選為世界上最恐怖的菜餚之一,不過它的普及程度小至路邊攤、大至餐廳內都可以發現它的蹤跡,而根據越南人的道地吃法,第一不需要用湯匙將鴨仔蛋自底部的氣室敲碎,如果不小心挖錯邊吃起來會很麻煩,成功將蛋殼敲開後可以先喝一口湯汁,接著將拌著金桔、辣椒的胡椒鹽放入蛋中調味,再將蛋挖起配著叻沙葉吃下肚。

然而即便許多外國旅客對於鴨仔蛋皆是不敢恭維,我仍然會想要到當地品嘗一番,究竟鴨仔蛋的口感及味道是如何?還被越南人譽為美容聖品,同時也是越南婦女在坐月子期間最佳的補品呢!

上圖為越南小吃鴨仔蛋(圖片來源

除這個之外,越南的飲食習慣也相當特別,在台灣許多長輩十分忌諱沒有在餐桌上坐著吃飯,不過這在越南就不一樣了,他們不僅可以在地上用餐,也能接受不使用公筷,直接用各自的筷子夾菜;在交通習慣上他們將喇叭視為一個提醒,時常在大馬路上可以聽見此起彼落的喇叭聲,這點也與我國有所不同。

了解到越南許多獨特的文化以及美食之後,令我更想前往越南這個國家一探究,不論是體驗當地的風土名情抑或徜遊在歷史文化的薰陶中,都令我深感期待。

國貿二甲 黃笙維

這次的演講是由中原的越南籍老師來分享越南的種種大小事以及文化,還有本人在越南生活的感受,在一開始介紹了越南的咖啡,在演講過程中有講到越南咖啡的製造過程還有咖啡豆的磨製、器具還有越南獨有的咖啡調味。mio老師還有跟我們分享越南咖啡在市場上的市占率、出口量,最重要的是有對於為什麼越南咖啡不是全世界最出名的咖啡來提出她的見解,全世界出口咖啡第一名是巴西第二名就是越南,但是因為越南咖啡口味較苦所以會添加一些煉乳或是其他的乳製品來調味。

越南在製作咖啡的器具也非常有趣,看起來與其他的國家都有所不同,這可能是他們的特色之一。老師也有分享一些越南當地美食跟傳統名俗小吃,在東南亞國家有些會有吃昆蟲的特色,在這部分我本人較難以接受,在平常我都怕得要命,叫我吃我還真不敢吃,尤其是蛹類會爆漿的。鴨仔蛋也是越南得傳統食物及特色,鴨仔蛋的意思是直接把還是胚胎的小雞拿來吃,這部分我也沒辦法體會,只不過這也是非常有趣的當地特色。

除在飲食上有些不一樣之外在穿著上也有一定的差異,例如老師說她在越南會穿著在地特有的睡衣出門,在當初來台灣的時候也有帶來,只不過後來在這發現沒人這樣穿,這就是文化差異所帶來的不同之處。越南的的胡志明跟河內是主要的城市,老師所居住的地方是河內,她也有分享到當地的摩托車數量非常非常的多交通非常的混亂,而且當地警察對於車輛超越停止線的部分管理非常嚴格,只不過好像是外國人的話警察就不太會去開罰。

在這次的演講後我得到許多新的越南風俗與民情的知識,原本我只認識一兩個越南特色料理或是小吃等等,但這次後讓我了解到許多我們觀光客難以體會到的東西,如果沒有道地的越南籍老師或是同學來與我們分享這些事情,那我可能一輩子都只知道河粉很好吃,希望在未來的某個日子裡能夠親自到越南一探究竟,光用聽的可能沒有辦法體會到越南其中的奧秘與驚奇,唯有我們親身到現場體會過後,才能夠完全地感受到其中的美好。

應華二甲 許家綺

這堂課老師帶給我們的演講非常的精彩以及有內涵。並不是枯燥乏味的那種,而是會讓⼈⼀直想聽下去,讓人身歷其境的演講。自己沒有去過越南,但對越南的⽂化很有興趣,越南北部緊鄰中國⻄南⽅,有許多⽂化很與華⼈相近,加上曾有法國殖⺠時期的影響,是個擁有中歐⽂化混合的神秘國度,因此⾸都河內和南越胡志明市有「東⽅⼩巴黎」的稱號。

越南的主要宗教是佛教、道教、儒教和基督宗教。佛教對越南⽂化有深遠的影響,許多⼈信仰佛教並將其融入⽇常⽣活。最有印象的部分是越南的傳統服飾,最代表性的越南傳統服飾就是“Áo Dài”(奧黛),這是越南女性最傳統的服裝,也是國家的象徵之⼀。長襖現今是婚禮、新年慶祝及其他正式場合的正式服裝。南部普通中學的女教師(主要是⾼中以下)和女學⽣將長襖作為制服,教師制服沒有要求顏⾊和圖案,⽽學⽣的校服採⽤純⽩⾊和花朵等⼩圖案。

越南美食以其豐富多樣性和獨特風味⽽聞名。著名的越南菜餚包括:越南春捲、越南河粉、越式法國麵包和越南咖啡等。特別的是,越南的麵食料理⼤多以米製品為主。因為熱帶氣候影響,越南⼈相當喜歡喝冰咖啡。越南南⽅⼈稱為cà phê sữa đá,意為「⽜奶咖啡加冰」。 ⼀般來說,越南咖啡的滴漏壺有兩種材質:鋁製、不鏽鋼製。據說鋁製滴漏壺相較於不銹鋼製滴漏壺所滴出的咖啡,更有股清甜香味。然⽽鋁製滴漏壺因材質較軟易變形、不易攜帶出⾨;相反地,不鏽鋼滴漏壺則便於攜帶,不易損壞。

越南咖啡使⽤的滴漏容器底部有多個開孔,因此不需使⽤濾紙。⽽實際飲⽤時,通常先在咖啡杯內放上煉乳,再蓋上裝有咖 啡碎粒的⾦屬容器,然後再將熱⽔倒入容器,⽔會流過咖啡,再通過咖啡容器的開孔滴下。越南的氣候炎熱,所以⽤冰塊取代熱⽔,以冰塊溶化的冷⽔,製作冰滴咖啡是很常⾒的。

應華二乙 劉妍君

阮瓊妝老師的演講主題是越南文化,有談到許多面向,像是飲食習慣、交通狀況、風俗民情以及相關節慶等等。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坐在路邊坐下喝茶,雖然這樣的情形可能會讓市容看起來有些混亂,甚至有人會覺得是個不文明的象徵,但我認為這個習慣其實有種親切感,可能也反映出越南人民隨興、熱情的個性,就像過去的台灣也會時常與朋友鄰居相邀在樹下喝茶的那種感覺,我想現代的台灣也有,只是比較少見而已。

還有說到大部分的越南人都喜歡喝酒,可能晚餐時全家一起分幾罐啤酒,小酌一下,非常有趣! 可能是家庭的觀念,我的父母一律認為喝酒是不好的行為,除了特殊的節日,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全家在普通的日子一起吃飯喝酒,所以我覺得很特別! 不過阮瓊妝老師說到越南對酒駕的包容度很高,大家都覺得小酌無所謂,並沒有喝醉所以酒駕也沒關係。我對於這個觀念就不是很認同了,為了一時方便增加路人車禍的機會,真的不太好。

談到交通方面,越南的摩托車也可以搭計程車,因為在台灣沒有這種服務,所以我覺得真的很特別,我記得中國也有這樣的計程車,感覺很方便,價格應該也會比車子還要便宜一些。聽完這場分享,有機會我也想去一趟越南體驗看看阮瓊妝老師說的各種料理和文化。

老師在最後說到:尊重每一個不同的文化,避免第一時間就用主觀判斷是好是壞。我認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文化不分貴賤,可以不認同,但絕對不需要攻擊其他不一樣的文化,特別是在這個國際流通的時代。東南亞國家是所謂的開發中國家,設施和經濟都沒有已開發國家來的先進,但我認為這只是過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直接成為已開發國家,只是目前東南亞國家進度比較慢一些而已。在台灣,甚至還有一些人對於東南亞的印象還停留在落後國家,其實不然,目前東南亞國家的各種方面逐漸邁向已開發國家。經過阮老師這次的分享,增加了我對於越南的了解及知識,也讓我對越南產生更大的興趣了,以後有機會一定會去越南一趟!

應華二甲 劉宇婕

這是第一次選上這堂課,覺得非常幸運也很開心,因為自己對異國文化、風情都感到非常有興趣。有機會選上這堂課,並且認識越南文化以及民俗風情,讓我覺得很新鮮,尤其是老師請來真正的越南人到班來演講,更能讓我們直接地了解到越南的文化。在演講開始前聽了阮老師來台的理由以及為愛相互奔赴的故事,讓我非常希望在未來有機會出國闖蕩時,也能夠擁有與阮老師一樣如此動人以及美好的愛情。老師在簡短的介紹 完後就正式進入主題「越南文化」。聽了老師大約兩小時的演講,有兩點是我印象最深刻以 及最感興趣的部分,首先是「越南古早味黑咖啡」、再來是「越南結婚服裝及習俗」,最後是統整自己的心得與想法,故以下將分段寫出我對這兩個特色的感想以及後來上網查詢資料 的補充。

首先老師介紹了「越南黑咖啡」,越南咖啡在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有名,是僅次於巴 西以及哥倫比亞。冰咖啡奶「Ca phe sua da 」(註:北越的說法,意思是煉乳咖啡加冰塊)的背景即是19 世紀後期,法國殖民者將咖啡引入越南。越南迅速成為咖啡種植的強大出口國,流行的咖啡飲料則因地區而異。由於新鮮牛奶的供應受到限制,法國和越南人開始使用甜煉乳融合濃縮咖啡的方式製作飲料。因此就如同德國人愛喝啤酒,同樣的咖啡對於越南人也是生活的必需品。因為越南的咖啡也算是聞名世界,所以有許多遊客也是為了越南的咖啡而前往越南的咖啡廳或是愜意地行走在當地的街道上啜飲一番,並且享受其美好的風光。

但是以上說的都是後來延伸出的咖啡,而老師所說的是在比較古早味的店才能點到的古早味做法的咖啡,也就是所謂的「冰滴咖啡」,它所使用的是一種小型金屬滴漏壺沖泡,慢慢的滴落、積累成一杯濃郁苦澀的咖啡,接著倒入煉乳到玻璃杯中。如要飲用則一邊加入煉乳;一邊加入冰塊到咖啡中,使其苦澀的口感能夠與香甜的煉乳交織出新的風味。因為在臺灣似乎沒有看過類似製作咖啡的方法,所以在聽老師分享時才覺得很有趣,雖然自己不敢喝咖啡,但未來若有機會能夠到越南旅遊或做教學,我想我應該也會好好品嚐一番,如此難得的機會一定要好好體驗一次!

再來是「越南婚禮」,看過老師放在簡報上的圖片和講解後,覺得跟臺灣還是有挺大的區別的,例如:越南結婚照的部分會使用提前拍好或是在婚禮現場拍攝的「黑白照」,但是對比臺灣,黑白照主要是用在喪禮上並且代表不吉利,這是我認為第一個比較特別的差異。第二個則是老師有提到的結婚時送給賓客的禮物,它的樣子長得很像臺灣喪禮中所送的花圈。對比臺灣結婚時,男女方會送禮盒或是一些相對精美的小禮物給賓客,這也是越南與臺灣比較明顯的區別。

綜觀以上我個人所提出的心得以及淺見,就如同林老師所說的,別以為越南是個多落後的國家,現在越南當地有許多建設和新景點都帶動了越南的商業發展,所以藉由這學期的新南向越南面對面課程,能夠了解到原來之前長輩口中的落後國家,現在已然成為世界觀光新景點,甚至有許多人會到越南去工作。因此這門課程同時也教導我們,眼光不可短小,將視野放寬則會收穫更多。此次阮老師的演講甚是精彩,使我受益良多,在此謝謝兩位老師的用心,期待未來有更多演講!

 企管一丁 黃至偉

在這堂精彩的課程中,我們有幸邀請到來自北越的阮老師,他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越南文化的大門。透過生動的介紹,他讓我們深入了解了他的家鄉,包括美食、文化、習俗等,而其中對我印象最深刻的當屬美食。

首先,阮老師向我們介紹了越南的咖啡,這與台灣的咖啡有著明顯的不同之 處。除器具不同外,最主要的區別在於越南的咖啡更為濃烈,以至於大多數人覺得它「太苦了」。這一點造成了口味上的差異,越南人習慣於加入大量糖和奶精,以減輕咖啡的苦澀。這讓我想到不同文化對於飲食的偏好確實存在, 而這些偏好可能源自特定文化的經歷和環境。

除了咖啡,阮老師還介紹了一些讓我們異國情調的當地美食,像是鴨仔蛋和類 似毛毛蟲的料理。這些食物可能讓我們感到陌生和難以接受,但阮老師分享的故事讓我深刻明白,這種喜好也許來自於人們成長時的經歷。他提及他自小媽媽就讓他品嘗這些異國食物,因此他對這些食材沒有抗拒感。這讓我想到,不同地區的習慣和背景造就了各種特有的美食,每種食物背後都有它們獨特的文化和故事。

 除了美食,阮老師也和我們談到越南的物價相對較為便宜。我自己的父親在越南工作,因此我對此也有些許了解。越南的物價確實較台灣低廉,這使得在越南購物變得更加划算。這樣的比較讓我更加體會到世界各地的經濟差異,也讓我對越南有了更具體的了解。在課堂中,阮老師也提到了越南人喜歡在店舖外蹲或坐著聊天的習慣。這種輕鬆愜意的生活態度和台灣不同,讓我感到新奇和有趣。我向父親求證了這一點,他確認了阮老師的描述,並補充說明了這樣的習慣背後的文化原因。他說雖然越南很熱但他覺得越南的熱沒有像台灣的熱一樣這麼不舒服,台灣是濕熱,熱到全身會黏黏的且吹來的風是熱的。而越南是比較乾熱,雖然熱但風吹起來是涼的。兩地都屬於熱帶氣候,但環境條件和風俗習慣的不同造就了這樣的差異。

阮老師這堂精彩的課程不僅讓我們了解到許多越南與台灣不同的文化,也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越南人對於家鄉的看法。這堂課也讓我思索到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理解是多麼重要。透過阮老師的介紹,我明白不同文化間的差異並非僅僅停留在飲食習慣或生活方式上,更是源自於歷史、環境、甚至是人們的情感與經歷。我意識到要建立一個更加包容世界觀,我們需要努力去了解、尊重和接納不同的文化。這種多元文化的交流不僅豐富了我對世界的看法,也啟發了我欣賞多樣性、尊重不同的人和事物。期許自己能繼續保持開放的心態,積極學習不同文化,並將這份豐富和感悟分享給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