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

台商TAIWANESE
BUSINESSMEN

裕隆汽車製造

創辦人嚴慶齡先生胸懷「發動機報國」的強烈使命感

1953年,當台灣還在農業社會緩步發展的階段,裕隆汽車創辦人、擁有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學院工程師學位的嚴慶齡先生便胸懷「發動機報國」的強烈使命感,在人才、技術、資金與市場各項條件樣樣缺乏的貧瘠環境下,不畏艱難地催生了台灣的汽車工業。

裕隆成功試造第一輛吉普車,也開始與美、日等同業簽訂合作契約,除了成為日產(NISSAN)全球第一個海外授權生產汽車的公司,並生產各種汽車零件,逐步提昇台灣汽車的自製率。

1981年,嚴創辦人因積勞成疾、不幸辭世。
美國《紐約時報》曾報導:「嚴慶齡先生在不可能與不可信的情況與條件下,創立了汽車工業,為中國人裝上了輪子。」這段新聞不僅是對 嚴創辦人最具代表性的描述,事實上,也是裕隆企業生命歷程的最佳寫照。

吳舜文女士一肩挑下經營裕隆汽車的重責大任

當時的台灣汽車工業無論怎樣提高自製率,畢竟還是受制於國外原廠。有鑑於此,吳舜文女士成立「裕隆工程中心」,為海峽兩岸汽車工業建立了第一個現代化的汽車研發基地。

裕隆工程中心於1986年推出了第一輛由國人自行設計車體的「飛羚101」,為中國汽車工業寫下劃時代的紀錄。

前董事長嚴凱泰逐步接棒後,毅然進行企業再造

首先強化和日產的合作,積極引進適合台灣的新車種,並努力提高零組件自製率、改善品質、降低成本。另方面則精簡組織,改善作業流程,並且實施廠辦集中,以凝聚共識、提昇管理效率。

經過幾年的努力,NISSAN CEFIROSENTRA等車款先後締造了優異的銷售表現,裕隆汽車再度贏得市場肯定。

裕隆汽車的經營方針,從「生產導向」轉化為「市場導向」,為消費者提供多面向的服務,包括汽車融資、租賃、保險、中古車銷售…等,全面提昇產品的附加價值,擴大經營績效。

以破釜沉舟的決心,努力實踐為台灣創立汽車自主品牌的使命,於2008年成立LUXGEN納智捷汽車公司,以汽車智慧科技形塑產品 差異化,除深耕台灣,更前進大陸市場。

嚴陳莉蓮女士承載未竟志業 帶領裕隆繼續前行

承繼發展汽車自主品牌的志業,在健全的公司治理體制與既定的營運軌道下,帶領同仁們繼續努力前行,實現汽車國造的夢想。

「華人市場汽車移動價值鏈的領導者」是裕隆汽車經營的願景

 

回顧百年來的汽車產業,車廠皆以售車給消費者為目的,然而消費者買車並非最終目的,買車是為了移動,移動才是消費者的真正目的。裕隆因此將移動工具、移動過程、移動目的整合在一起,稱之為「移動價值鏈」,以此形成了裕隆汽車的願景。

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